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聚焦“双减”,提质增效

作者:董杏莲 字数:3225  点击:

【摘要】“双减”政策想要真正见效,除了要“守住课堂”主阵地,植根课堂“学足学好”,还要“把住练习”,即高质量练习管理。数学练习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是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金名片。恰到好处的习题,将是一节课的点精之笔。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的过程中应真正做到让学生精练、巧练、及时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优化;巧练;多样性;延伸

目前,很多数学老师都觉得“多练总比少练好”,甚至是“以练代讲”,结果是学生被动学习,越学越厌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种练习也就是无效或低效的练习。

的确,掌握数学知识是离不开练,而深层次、“熟能生巧”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对于一节数学课来说,有实效的练习设计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设计出科学、精简的数学练习,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解决问题的思维中,让学生举一反三进行高效的学习。

一、前置性练习,在“点”上优化

课前的练习是为了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促进知识的迁移。在学习新知识前,根据新学知识所必要的基础以及学生已有的旧知作为目标设计前置性练习。可以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些能有效分解教学重难点的练习,达到承前启后、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一道已学过的分数应用题:六1班有学生50人,其中女生22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教师在让学生充分分析题意:哪一个量是单位1?哪一个量是几分之几对应的量?求什么?怎样求?学生解答后,教师趁势引导学生,如果把“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同学们,你们会解决吗?这样利用旧知引入新课,不但可以避免知识出现的突然性,更能让学生接受新知,有助于学生由旧知识点顺利的过渡至新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优化知识点。

二、探究性练习,在“巧”上探索

由于“练”是动态行为,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全面动起来去探究新知,关键又在于优化探究性练习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针对知识的特定来选择合适的讲学和练习方法,在“巧”上探索。如何围绕这些原则来设计探究性练习呢?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首先是开展趣味练习

在设计数学练习的时候,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丰富题目的形式,使其变得更为生动、活泼,有趣,易于理解,这样学生才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解题当中,并通过数学练习巩固自身的知识,增强抽象性的数学思维。此外,趣味性练习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自行车的车轮与路程的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研究自己的自行车,理解周长,半径,轮胎转几圈和所走的路程有什么关系等。这样的练习,学生亲历过思考与争论,就更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并且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其次是专项性练习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集中精力训练他们的短板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而不是将训练时间平均分配。例如,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掌握分数的概念,教师可以围绕着找出单位“1”来展开训练。学习完用方程解决应用题,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找题目等量关系的练习,为后阶段学习用列方程解决问题作铺垫。

(三)再次是说理性练习

借助于生活中的问题来说明数学关系,让学生进行说理练习,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锻炼数学思维,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学习完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一些对应的练习让学生思考:题目的关键句是什么?单位“1”的量是什么?等量关系式是什么?怎样列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学生有条理地、清楚地说给同桌听,全班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这样大家的积极性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最后是对比性练习

通过知识点的对比练习来加深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并且不断地锤炼他们推理的能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懂得如何举一反三,以基本的知识点来寻求解题的答案。

例如在巩固分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比练习来加深印象:(1)在修建一段10公里的道路时,如果完成了五分之三,还剩下多少公里未能修建完?(2)如果一段道路总长是10公里,还有五分之二没有修建,已经修建的道路有多长?(3)在一段总长为10公里的道路项目中,修建了五分之三公里,还剩下多长的路没有修建完? 借助于对比练习题,可以让学生更为系统性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梳理清楚已知分数跟已知数之间的区别和依存关系。

三、反馈性练习,在“展”上延伸

课后反馈性练习就是延伸练习,既是知识“内化”过程的延续,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途径,在数学课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查漏补缺,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节奏,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一)层次性练习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设计数学练习的过程中,要深入认识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因材施教”的方式提升教学成效。不仅要照顾到“成绩优异”的学生,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还应当帮助“吊车尾”的学生,真正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按照学生的能力水

平分解成为多个层次的练习题目,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不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同时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

(二)开放式练习

在练习题目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些基础性题目外,可以适当地加入开放性的题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一次外出旅游的时候,全班有52名学生参与划船活动,其中大船每次可以搭载10人,收费价格是16元;而中型船只每次可以搭载6人,收费价格是10元;小型船只每次可以搭载4人,收费价格是6元。问学生,哪一种租船方案是最佳的?在提出这道应用题后,学生会自发地探索各类方案的可行性,并比较之间的价格。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思考不同面积的船只搭载面积和价格的性价比以及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感,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解决方案,有利于表达学生个人的观点。

(三)实践性练习

这类练习主要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概念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并测量他们的周长和面积。而在认识重量概念时,则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类常见物品的重量,并尝试去测量它们,包括一桶油、一个鸡蛋等。学了《利息》可以让学生到银行去调查现在的年利率,了解行情、询问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借助生活中的问题来将理论和实践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运用课堂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问题,让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四)拓展性练习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也主张结合现实生活,在作业练习的设计上,原本单一的“作业”可以转向“作品展示”或者由某个知识点发散出去的创意思维,并以图像、手工作品等方式呈现出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拓展性作业可以看作是学生能力的延伸,其形式并不是固定的,可以由老师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和现有资源来设计不同的作业,引导学生看到数学本身的魅力和现实价值。

俗语说的好,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练习设计,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需要老师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研究。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练习,做到“少、精、活”,就一定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达到“减负增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丽.解读“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

[2]周素英.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2021.

[3]史慧梅.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7).


“双减”视野下的历史情境教学实践探讨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探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英语分层作业设计的探究
“双减”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中深度思维能力训练策略
赋能“双减”政策,让英语作业“活”起来
“双减”政策下物理创新作业改革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探讨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初探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质量管控
亲师,赋能“双减”
“双减”下的低年级特色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