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双减”视野下的历史情境教学实践探讨

作者:吴联珠 字数:2255  点击:

【摘要】自“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如何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减轻课后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新挑战。本文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 14 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切入,探析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构建知识框架、解读历史材料等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历史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情境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本文通过通过创设情境、构建知识框架、解读历史材料、贯彻时空观念等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关注大时代与小人物,走进历史现场

文章利用历史人物这一细节入手,创造生动的历史情境,透过小人物感悟大历史,引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走进历史现场。

(一)准备情境,导入本课

在导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时,笔者从北大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里的“营盘美男”这一形象入手。“营盘美男”出土于今新疆营盘15号墓,墓主有“汉代第一美男”称誉。从“营盘美男”穿着可见,他头戴神秘面具,这是汉民族丧葬风俗;丝绸上有对牛、羊纹以及持兵器男子,这是典型波斯风格以及古罗马小爱神丘比特形象。笔者追问:波斯、罗马如此遥远,为什么“营盘美男”丝衣会融其风格?当时的人们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彼此?通过情境创设,走进历史现场,感悟历史事实,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情感升华

历史教学要关注历史当中的人,那么,如何通过历史人物构建有历史温度的课堂?如何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这是在备课时笔者时常思考的问题?在张骞通西域这一子目当中,笔者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的方法,利用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这一图片,让学生通过壁画说出图片中哪个人物是汉武帝,哪个人物是张骞。学生置身历史现场,猜想张骞出使西域可能会遇到哪些艰难,如果自己是张骞这一人物会如何选择?通过探讨,感受张骞身上涌现的勇敢、爱国、敢于冒险的精神。

这一子目我采用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利用教材固有的图片进行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三)走进“丝路”,突破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掌握陆上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以及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据研究,“营盘美男”另一身份是当时行走于东西方的商人。笔者设问:你知道他当时可选择的贸易路线和商品有什么吗?同时,结合教材展开小组讨论,四人为一小组,分别为1,2,3,4号,小组分工明确。在学生讨论完毕后,进入“丝路路线我来说”这一环节,由3个小组代表作汇报,结合地图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关注起止点。紧接着进入“对号入座”这一环节,由2个小组代表上台,对西域传入中原的物品以及中原传入西域的物品进行对号入座,笔者追问:东西方交流的物品发现了什么?由此得出汉王朝在当时是个强盛的王朝。最后,针对本课重难点,我开展了“我是最强王者”的挑战赛。学生识记本课重点,与同桌互背,用时5分钟,前三名完成者可上台加分。

在这一环节中,笔者通过课堂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历史探究的过程,学生讨论非常激烈,积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活动寻找历史答案并进行解释,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疑难知识。

二、研读历史史料,提高史学理解

历史教材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地理概念的理解,学科融合已经成为今天的大趋势,然而在涉及到西域的地理社会环境时,教材并未做深入的解读。对此,我利用学生比较学过的的诗歌文学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域的地理风貌。学生通过已学的诗歌句子,理解西域的荒凉、危险与恶劣。

面对学科融合的大趋势,教师应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出发,整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多维度掌握理解历史知识。

三、贯通古今线索,培养家国情怀

随着对“丝绸之路”上诸多精彩事件的感悟不断加深,学生理解到“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业往来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思想互鉴之路、政治合作之路和科技创新之路。教师展示时间轴,梳理古今丝绸之路的演变之路。2014年“丝绸之路”申遗成功;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召开;2021年以来“丝绸之路”继续发展。学生领会“丝绸之路”上诸多闪闪发光的地方,了解古之辉煌,今之精彩,可以使家国情怀的渗透变得自然而然。

课程的最后,笔者再次回归历史情境:沉睡于营盘上千年的“营盘美男”到底是谁,为何正值青壮年就葬身沙海,他究竟在丝绸之路上扮演什么角色…… 课堂的最后,留给学生的是深深的思考。

四、结语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质量是教师需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这一文章以“沟通中外的丝绸之路”一课为例,进行情境教学的尝试与反思,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是渐进式学习,学生的能力提升也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因此,教师只有在日复一日的历史教学中坚持学科素养的渗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史学能力与素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目标情境问题史料——例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教学设计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0).

[2]闻盛叶.素养立意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7).

[3]孙军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0(19):68-69.

[4]赵晓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与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9(28):78-79.


揭开历史真相的面纱
浅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探索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知识拓展的必要性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商法的地位
服务读者是图书馆的历史责任
适应高中历史新课标的高三复习策略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历史图片与学生互动教学探讨
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学生历史预习设计策略研究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探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