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双减”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中深度思维能力训练策略

作者:李娟 字数:2212  点击:

【摘要】文言文阅读中由知识、技能、和积累而形成的“前经验” 来自于整体感知中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文言文阅读教学,重视整体感知在教学中的运用,将文言思维能力培养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文言思维,提升学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实现文言文教学中所期待的“文言语感”“文言思维”。

【关键词】思维训练;思维导读;整体感知;整体思维

缺乏思维训练的文言文教学浮于表面,使问题探究和主题挖掘无法深入,容易丧失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让拓展阅读困难重重。钱梦龙“整体感知课文是阅读理解的起点”与《语文课程标准》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都强调整体感知能力的重要性。思维导读在整体感知中的运用,有利于在整体感知中训练学生文言思维,促进文言文学习发生。

思维导读,是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将思维能力培养贯穿于文言课堂教学,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整体思维、创造思维、语言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的一种阅读模式。文言文教学整体感知中用思维导读模式,符合思维认知规律,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摸清学生思维起点,以学定教

在文言文教学开展前,通过初读文本,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整理思路、复述内容、感知情理等完成内容整体感知,在阅读和讲述训练之前做充分准备:一方面是学生准备,包括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知识储备,如在阅读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将生僻字、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做读前梳理,对课文里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进行标记等;另一方面是教师要选取最优的导读切入点、确立感知重点、明确思维到达的终点等。只有在师生双方都充分准备,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知文体、内容、思路、主题等,做到以学定教。

二、巧施“听读”,引导学生思维“入境”

听读有利于营造语境氛围,引领学生思维快速进入文本,文言文整体感知适合用“听读”的模式。课堂可利用文体特征,引导学生在听读环节快速捕捉有效信息,训练整体思维。

以八下课文《桃花源记》为例,我先带领学生解读文题,通过对“记”这一文体常识了解,初步明确“记”是通过写景、写人、写事来表达思想的一种文体,作为记叙文,听读时要明确“何人”“何地”“何事”等要素。学生带着这样思路去听读,能快速找到找到“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行文思路,完成对记叙线索的整体把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阅读规律,明确重点,达到整体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问题导学,引导思维深入

整体感知不能局限于了解内容梗概,然而从内容到情感主题并非直达的过程,在语文导读法的指导下,我摈弃传统教学先翻译后探究的模式,抛出一个主问题进行思维导读,引导思维从内容逐步向主题深入。

以《桃花源记》为例:

“听读课文,说说桃花源是个怎样的地方?”可用“桃花源是一个 的地方,那里 ”的句式进行回答。带动学生的思维完成对桃花源环境、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整体感知。

生1:美丽的地方,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生2::幸福的地方,这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生3:神秘的地方,“处处志之”,却“不复得路”

……

内容感知中,问题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同学们对桃花源心生向往。此刻,及时引导学生思维从内容向主题感知深入,用“为何处处志志,却不复得路?”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向文章主旨探究深入。

生1:桃源人猜测渔人会告密,所以把小口给堵住了?

生2:“渔人的记号被桃花源人抹掉了?”

我追问:“如果找到了桃花源,会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思维的延续,从文字表层向深层思维靠近。同学们通过想象桃花源被找到后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初步断定桃花源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思维的临界点,我出示陶渊明所处时代背景,应证同学们的猜测。学生就不难感知到“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不难明确课文作者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

在思维导读模式里,设置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层层深入,课堂里学生的思维是整体的、连续的、与作者思维是同步的,是能够为精读提供梯子的。

四、披文入情,避免思维断层

《文心雕龙》:“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在于“入情”,即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有些课文在情感转换时大量“留白”,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出现断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人生经历与主体思想的联系,填补思维断层,实现思维同步。如在《小石潭记》教学中,学生难以感知从“乐”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转变,我及时将柳宗元的经历补充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他在寻找小潭来历的时候看到的“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其岸势犬牙差互”之曲折坎坷、潭之幽僻,与柳宗元遭排挤的曲折经历、不得志的苦闷经历类比,引导学生找相似之处,从而实现思维的同步和连续。

除此之外,在文言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看标题、插图、出处等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思维导读在文言文整体感知中的运用,培养了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感知语言美奠定基础,实现文言文教学中所期待的“语感”“思维”。

参考文献:

[1]杨祥明:《新经验语文教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

[2]杨祥明:《课堂阅读教学的心理特征及其策略》,载于《语文教学与研究》.

[3]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低碳社会背景下图书馆的角色定位问题探讨
档案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管理策略分析
警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西方敌对敌对势力在思想战线上的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中国梦”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探讨
慕课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城市文化战略背景下提升档案工作的着力点
档案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策思路
网络环境背景下档案工作创新与思考
论大传媒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
“双减”视野下的历史情境教学实践探讨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探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研究
基于小初衔接背景下的交际语境写作可视化探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