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传递给学生
作者:林辉练 字数:2180 点击:
摘要:教育如同养花,教师便是花匠,养育、观察、静待,这是一个“慢”的艺术,这个过程需要对学生有爱心,只有付出诚挚的爱,定会盛开出争相斗艳的花朵,因此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经常和学生构建起紧密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老师的主要任务并不只是培养几名北大、清华的学生,而它更大的内涵是让所教的学生尽可能地各有所长进。本文以三方面进行阐述:(1)爱学生就要坚持爱任何一个,一个也不放弃。(2)注重老师对学生的称谓也可传递爱的的情感。(3)一个称职的教师,就要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教育。
关键词:“坚持”;“传递”;“不放弃”;“情感”
中图分类号:GB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067-01
要想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则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发生,它影响着每一位滋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学生,要发挥教育上的主动权,传递用班主任的关爱、体贴,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感到师生之间的感情融合在一起的。就如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
1.爱学生就要坚持爱任何一个,一个也不放弃
对优秀的学生我要求严格、对中等生采用鼓励、对后进生、调皮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耐心、真心、诲人不倦,对情况特殊的学生要有怜悯之心,体谅他,关爱他。如教过学生林凡同学,他性情易急躁、随心所欲。一次组长检查他的作业后,怀疑组长在老师面前讲他的坏话,就动手打组长了。我找他间话,他在办公室里大声嚷道:“老师,你也不是啥东西?”我一愣,继而冷静思考,不厌其烦地指出了他的三点错误:不应毫无根据地怀疑组长;不应动手打人;更不该骂老师。我动情地说:“老师教二十几年的书,还没被人当面这样骂过。”林凡也感觉对不住老师,又悔又怕,说道:“我写检查不?”悄悄地对他说:“不写行不?”“不写?”这一问一答闹得林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心平气和地说:“知道错了,只要能改了就是棒的,以后再也不能像今天这样出丑丢人,更不应该打人骂人,这自损形象啊!好了,上课去吧。陈蓉是个不错的女生,父母是外省的劳工,靠收废品过日子,陈蓉同学内向又有自卑心理,我发现后不仅在生活上指导她、学习上督促她,而且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地,使她感受到温暖。
2.注重老师对学生的称谓也可传递爱的的情感
老师对学生的称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桥梁的链接作用,同时也是体现老师的修养。礼貌得体、合理的称呼,可以诱发学生情绪,加强传递师生感情,融洽关系,常常会有意想不到效果。我在称呼他们时,一般都只称呼他们名。除此之外我喜欢另类一种称谓,例如:我班有个叫罗仕杰的同学、数学成绩十分优异,又乐意帮助同学。我叫他“小数学家”,晚上他在与父母的交流中说:“我喜欢别人叫我“小数学家”,因为这使我感到学习的乐趣、我有成就感。”所以对称呼我又有了新的感悟,称呼学生应随教育实际环境和教学的真实需要而定。如上课提问、课间交谈,生活问题等,要把握好尺度,或严,或慈,或缓,或激昂,存乎一心,但不管怎样,教师要真情、实感,让学生春风化雨的感受到老师传递他的是爱、是真情!
3.一个称职的教师,就要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教育
一个真正的教师,就是不歧视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孩子,老师容易以成绩取人,学习好的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坏孩子。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他的优点,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它重视它。老师能经常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他定会高兴从而促进建立自信心;如果老师老盯他们的缺点,他们一定会特别丧气,变得越来越自卑。而那些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情绪不稳定等问题是可以通过专门的心理训练解决的,老师不要认为他们是成心捣乱,不可救药。只要你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无论年龄大小,和谐共处才是硬道理。所以老师要放低自己身段。欣赏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对他们的闪光点要适时鼓励表扬他们,少些呵斥,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平时总能保持一颗童心,放松自己的情绪,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跟学生打成一片,一起活动,一起聊天,用平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我每天要改大量的作业,我善于从中寻找闪光点,加上恰当的评语,内容不同的鼓励性评语,如:“进步神速”、“你真棒”、“你的努力我看到钿”、“我就知道你会取得进步,’!等等。学生先要看看老师又写什么了,有的学生看见本子上的评语,立刻就炫耀一下作业本。?由此可见,学生非常重视老师对他的评价。因此,我在批改作业本时养成写出长、短不一的评语,别小看这些批语,时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潜移默化能点燃他们内心要求上进之火。
教师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每一个学生,一辈子洒下一路爱心,厮守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他们成才之时,报效祖国之时,就是我们笑得最灿烂的时刻!让我们为桃李满天这一刻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张亚茹.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D].陕西省高陵县,2011.
[2]汪顺标.中学数学如何从“有效”走向“优效”[D].才智,2011.
[3]王志国.爱可以这样传递[D].中国德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