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语文要素,以学习单让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
作者:蔡桂梅 字数:4556 点击:
[摘要]长期以来,“以教为主”的课堂结构占据着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语文阅读教学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美丽转身,学习共同体本质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习单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学习单的设计及使用旨在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因此每一份学习单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发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兴趣、锻炼并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每个环节的活动是否让学生做到源于书本,学在课堂,而又高于书本,用于生活,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论稿提出四个主张:一是围绕语文要素,抓住“主问题”,引导深度阅读;二是依据语文要素,设计挑战性问题,引发深度思考;三是立足语文要素,注重方法的指导,实现深度学习;四是紧扣语文要素,注重理解语言与运用语言的结合,探寻深度训练。
[关键词]语文要素;学习单;学习同共体;深度学习
佐藤学提出:21世纪的教育的关键不是“量”而是“质”,真正好的教育是“公平”与“质量”的兼顾,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一节好课而是保障所有学生的学习权”。学习共同体课堂,它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交流、展示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的讨论,这是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我们结合学习单来组建学习共同体小组,对组长和组员进行了指导和培养,明确分工,孩子们在合作中遵循的是有序学习,学会倾听,有较强的纪律性和时间观念。同时规定每个同学都要有发表的机会,而不是学霸的天下,让学困的孩子也能扬帆起航。我通过实践探索发现,以“学习单”为载体可以有效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构建“以学为主”的生本课堂,让语文课堂更有深度。深度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发的、自主性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依靠对问题本身探究的内在兴趣维持的,一种长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这里的学习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课时为单位,为学生能临堂生成更多的学习经验智慧和充分思考问题,用文字、图表等多样的形式设计并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习辅助工具。那么,在学习共同体的语文课堂中,如何设计学习单,才能让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呢?
一、围绕语文要素,抓住“主问题”,引导深度阅读
科学、合理地设计“主问题”,是进行课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法。所谓“主问题”,就是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的提问。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每个单元的第一页设计了单元导语,安排了单元语文要素。语文教师在进行单元备课时,要明确单元主题,抓住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单的设计要体现精简的原则,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出核心问题,而不是细碎问题的累加。每节课设计的问题不要过多,如果文章通俗易懂,以两至三个问题为宜;如果难度较高,一节课只设计一个核心挑战性问题即可。学生能够对这个主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自主解决,并能够理解这个问题中包含的意义和价值。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零散的问题减少,教师提问的量也相应减少,课堂活动中更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学生的听、说、读、写为课堂的主要内容,教师语言精炼,用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
如在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一文时,单元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围绕语文要素来设计主问题,设计了“作者笔下写了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之美?”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等方式学习描写四季的相关段落,提高课堂实效。
《四季之美》学习单: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独特的美?在文中圈画出重点词句,在字里行间找到依据。先独立阅读,再四人讨论,并公开发表。
你最欢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喜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用你喜欢的语气读出你的感受吗?把你喜欢的季节读给你的同伴听,同伴之间评一评。
教师在学习单中明确给出“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书写、表达。学生通过与文本充分的对话,学习到文本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写出景物的变化,从而领悟到文本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获得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引发出与众不同的感受。
二、依据语文要素,设计挑战性问题,引发深度思考
在学习共同体课堂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在课堂中有效实现。教师可利用学习单,引导学习共同体开展探究学习,问题的设计要依据语文要素,扎扎实实地走进文本,设计出富有挑战性、启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学生在处理和思考这样的问题时,会逐步揭露与发现一个主题的深度和丰富性。
如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我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这一组课文都围绕着“舐犊之情,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一句展开,表现的是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文章中描写的环境与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慈母情深》,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工友的劝阻,毫无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的故事,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善良和对孩子深沉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无比的热爱,旨在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母爱的深沉。在此基础上,我以下面的问题为准,设计学习单,让学生共同体进行合作学习。
《慈母情深》学习单: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我的母亲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写好学习单后,自觉与同伴交换意见,可以尝试找到更多的依据来说服同伴。
(2)课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语句,画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以上学习单的设计是一个关于写作方法的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带着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在思考交流中明白作者的表达方法,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母亲的辛劳、善良和对孩子深沉的爱,感受到反复这一写法的表达效果,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学习共同体课堂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问题的设计还要具有比较明显的开放性,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习,不浪费任何层次学生的时间,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自主探索以及与同伴之间互学、互助的乐趣。
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针对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设计一个开放性问题:“你对孙膑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田忌赛马》学习单:
(1)朗读课文,连一连,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
(2)你对孙膑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赞同吗?请说明理由。写好学习但后,自觉与同伴交换意见,并尝试在文中找到更多的依据来说服同伴。
(3)听了同伴的发言,我的新思考: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结果,表达对田忌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看法。学生在观点碰撞的过程中了解了人物的思维过程,知道了在今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首先要细致观察,然后认真分析,再选择合适的对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共同体协同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融入了自己的阅读经验,交流了自己对田忌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看法。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及有深度的思考,让学生呈现多角度的思考和不一样的学习成果。
三、立足语文要素,注重方法的指导,实现深度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重在让学生习得阅读的方法。在学习单的设计中,立足语文要素,教师要精心地设计任务,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支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所以,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要以新知内容为依据,以学生学习情况为基础,保证所设计出的任务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且能使学生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实现学有所获。
如《小蝌蚪找妈妈》识字教学中,我设计了“互教互学”的学习单:
1.互读:请你把以下生字读给同桌听,同桌互相评价。
2.互教:和四人小组的同学讨论我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用。可以这样说:我用_______方法,记住_______字,_______。并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用。
又如:《植物妈妈有办法》阅读与鉴赏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学习单:
1.小组互相说说孩子们得到植物妈妈的帮助后是怎样出发的。(找准关键词)
2.演一演。(发挥想象力)
3.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结合课文插图)
(1)小组交流:找准关键词,发挥想象力,边说边演。
(2)小组展示:选派最佳代表展示交流成果。
以上问题呈现在学习单上,学生带着任务开展共同体的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内容展开分析,一方面,通过完成任务,建构对新知内容的感性认知;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为有效地实现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紧扣语文要素,注重理解语言与运用语言的结合,探寻深度训练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须引导学生“精读”,既读懂课文的情感,又悟得课文的表达,实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在精读中体悟语言情感,习得表达方法,并巧设情境,引导学生练笔,运用方法,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非常有好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言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学习单就是撬起学生言语实践的支点,为学生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言语表达,彰显灵性与智性,实现“意至而言达”的佳境。
例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一文时,我抓住本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习作者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上,再设计这样一份学习单,引导学生通过联结课文的句式,仿照作者对景物进行动态描写的方法,进行迁移仿写。
《四季之美》学习单2:
1.你能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吗?
( )最美是( )。
2.写完后,根据老师给出的评价标准,同伴之间互相评分。
又如《慈母情深》一文,文章多处地方运用了反复的表达方法写出母爱的伟大。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一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反复表达方法的效果及其在文中的作用。然后利用课文的结尾,巧妙设计学习单: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这样的课堂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钻研文本,用心设计学习单,并利用学习单,引导学生学习共同体之间品读文章的语言文字,在品读中积累语言,在语境中迁移运用语言,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构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单的使用,让学生在清晰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在明确的学习任务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索,并使学习共同体不同学情状况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交流,全程参与学习,提升语言表达的技能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