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成语文言两相宜

作者:谭俐 字数:2340  点击:

摘 要:文言文和成语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且在词汇、意义等多各方面又具有想通性,所以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完全可以把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印证,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成语;联系;印证

无论是从人文性还是工具性的角度,甚至是从备考应试的角度来看,文言文和成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但二者在实际的教学中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量在增重。与之相应的是,成语作为我国文化中一种极具魅力的文化样式,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沉淀下来,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文言知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学生都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甚至是产生了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而层出不穷的误用、乱用成语的现象,则给学生带来了极为不好的误导,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成语时的不必要的困惑和错误。

其实,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成语和文言文的学习中,相互联系,相互印证。用常见的成语来作为解开文言文的奥秘的钥匙,又用文言文知识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和作用,避免错用,,完全可以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在文言文学习中直接积累来至于文本的成语

成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和诗文,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基本都是选择这一类的作品,所以就有不少的成语是出自于课本上的文言文篇目之中。

如从《桃花源记》中可以积累的成语有: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与世隔绝、落英缤纷、不足为外人道;从《岳阳楼记》中可以积累皓月千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春和景明、一碧万顷、宠辱皆忘等成语;还有从《醉翁亭记》中则可以积累到觥筹交错、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山肴野蔌等成语。

在上述例子中,这些经典文章本就是相应的成语的最早出处,所以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自然也就是积累这些成语的最好时候。

2 将文言文和成语中的文言词汇相互印证,促进理解

前文提到,成语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沉淀下来的,其中许多的词汇还保留了古义,许多常见成语是被大家所理解的,那么这些常见成语也就成了去理解文言文字词的一个良好途径。

例如,学习《期行》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初学文言文的初中生来进行理解。“期日中”的“期”可以引入“不期而遇”来理解其“约定”的意思;“舍去”的“舍”可以引入“锲而不舍”来理解其“舍弃”的意思;“则是无信”的“信”可以引入“言而无信”来理解其“信用”的意思;“入门不顾”的“顾”可以引入“瞻前顾后”来理解其“回头看”的意思。学生对于这些成语的整体意思是理解的,那么借助这些成语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来推断文言文中的词汇的意思了。

与之相应的是,有些成语的出处比较生僻,或者太过于久远,仅从字面上已经难以理解,也容易望文生义而产生错误。那么,在学习某些文言文中的文言词汇之后,适当地引入涉及这些文言词汇的成语,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纠正许多平常容易错误运用的成语。

例如,“莫名其妙”“不可名状”中的“名”字和现在汉语的意思差别较大,但学过《口技》中“不能名其一处”,就可以懂得是“说出”的意思;“扬汤止沸”“赴汤蹈火”这中的“汤”字容易被误解为“菜汤”,但学过《干将莫邪》中“当于汤镬煮之”,就可以懂得是指“热水、开水”;“痛哭流涕”“破涕为笑”中的“涕”字,由于古今异义的变化,多有人错解为“鼻涕”,学过《出师表》中“临表涕零”,或是《捕蛇者说》中的“汪然出涕”,就可以明白其实是指“眼泪”。

如此一来,理解了成语中的这些重要字词的意思,对整个成语的理解自然就不容易出错了。

3 将文本内容和成语意义相互联系,促进理解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还经常在适当之处引入相应的成语,引导学生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基础上,来认识这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比如学习了《孙权劝学》,了解到鲁肃对吕蒙学有所成的赞叹,就可以懂得“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意思是指别人有了进步,当另眼相看;而学习了《祖逖北伐》,知道了祖逖和刘琨为收复祖国失地而夙兴夜寐的事迹,就不难明白“闻鸡起舞”是用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又如学习了《木兰诗》,了解了“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情节,自然能体会“扑朔迷离”是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这样的意思。

除此以外,笔者在对这些文言文名篇的教学中,还会在对文章大意进行讲解的时候,适当地引入相应的成语,来引导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例如,在进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过程中,在理解内容的时候,我适时地引入了“门庭若市”这个成语,这个成语是很常见的,学生基本都能明白它是指“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集市一样”的意思,理解了这个成语,就不难理解文中的齐王受到的蒙蔽之深,也可以顺势感受到邹忌的讽谏是多么的明智。

总之,在这些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内所学知识,适当加以归纳、引申和拓展,引入成语印证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同时又引导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语文学习中所涉及的文言文和成语具有许多的相通之处,在二者的学习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印证,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尤其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了一种独特而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更是让这中国文化中的精髓不至于因为时间的隔阂而被学生弃之一隅。其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唐功杰.成语与文言同步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第1版.

[2] 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第2版.

[3] 初中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2010第5版.


相关推荐



“双减”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中深度思维能力训练策略
初中文言文“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从审美角度对文言文文本的解读与品“文、言”之美
指向语用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现代文言文与当代文化建设的若干研究
群文阅读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式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路径探究
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探讨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文言文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设计初探
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尝试
基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与策略
中学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省考背景下提高文言文阅读实效性的若干思
谈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