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袁清选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真正接触文言文的阶段,文言文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出来。古人的语言和现在的语言有很大差别,所以学生难免会认为学习文言文非常难。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让以后的发展更好,所以,教师应该多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文言文,并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有趣性,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开展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显现了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言文在试卷中的分值也在相应增加,,初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应该充分根据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制订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文言文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比较远,学生没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感受到乐趣,从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文言文。学生学好文言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 初中文言文教学困境及原因
(一)困境
1. 很多教师虽然很重视对学生的文言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因为没有合理的理论支撑和优秀案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教师虽然认识到学生的生活与文言文的差距很大,尽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时、课下复习等环节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是很浓厚,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
2. 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文言文充斥着整个初中阶段,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完整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不能开展系统性地复习。教师想让学生不断练习文言文题目提高学习成绩,但学生的知识不能构成完整的体系,学生的成绩也不能有很大提升。
3. 教学方式单一
文言文与学生生活中的语言有很大差距,学生理解文言文非常困难。教师在文言文的讲解中经常采用统一式教学,生硬给学生传输知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学生就對学习文言文产生了厌恶的心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师虽然也会让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学习文言文,但是并没有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体归还给学生。
(二)原因
1. 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是很高,知识面也很窄,文言文与现在的语言又有很大差距,教师也不能对文言文中的句子做到完全理解,备课非常困难,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引导,课堂经常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教学效果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 学生因素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境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经常对文言文知识点死记硬背,采用反复做题的方式进行学习,不能对文言文产生深刻的理解,学习效率也非常低。第二,学生没有进行大量的阅读,知识储备也比较少。学生在学习中少不了对文言文反复阅读,但是很多学生没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因此很少去阅读文言文,导致知识面非常窄,语感也很差。即便是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学生如果不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很好。
3. 考试因素
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文言文又是考卷中的重中之重。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一直在适应考试而不是适应素质教育,所以初中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困境。
二、 初中文言文教学意义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文言文了解中国语言的发展过程。虽然学生很早就接触古诗词,但是古诗词里面的词汇、语法涉及的知识不够全面。学生可以通过文言文与现在语言联系起来,感受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从不同之处了解中国语言的发展进程。
其次,学生可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代语言的魅力。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文言文大多是经典文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也比较紧密,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有一定帮助。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读懂不同的文言文文章,并从朗读中与创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这对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有很大帮助。
最后,文言文是初中学生考试的必考试题,这是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中考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如果在中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就可以在未来考一个好高中、好大学,也是对学生初中时代的一个完美交代。学好文言文对学生在考试中考个好分数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文言文部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 有效开展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诵读
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文言文的文章大多比较流利,学生读起来会感觉很有美感,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诵读文章,然后让学生在诵读文章中理解文章的意思。正如《三国志》中的一句名言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反复诵读文言文,有利于对文章产生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在诵读文章时应该标注自己不明白的词汇、句子,阅读完毕后从古文词典中查询自己不明白的词汇、句子的意思,从而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学生第一次读文言文时,应该读一句翻译一句,这可以开发思维,对文章产生深刻的理解,增加知识量,还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效果更好。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师在教学时运用小组合作探究越发频繁,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可以一人诵读文章,一人翻译文章,最终总结文段的主旨意。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更加乐意学习文言文。
学生在背诵文言文时,应该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句子及整个文段的意思有大致了解,这可以帮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背诵文言文的压力会有减轻。学生的语感也非常重要,它是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感觉,良好的语感可以对学生其他语文教学内容的学习产生帮助。诵读文章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的大脑对文章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诸葛亮的《诫子书》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尤其要记住这里面的一些名句,像“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生应该通过字典查出“澹泊”的读音为“dàn bó”,还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为“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安定清净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学生通过字典查出本句的意思可以不断开发思维,从而对这句话以及整篇文章产生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