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中学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学习起来相对稍轻松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陶冶情操。但是,再简单的学科也有困难的知识点,文言文就是初中语文的学习难点。学生通常用学习白话文阅读的方式去对待文言文,文言文与白话文在各方面都不同,如果初中生用学习白话文的方式去学习文言文,那样的收效非常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他们的文言文成绩普遍较低。对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收集平时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文言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文章简要谈谈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探索
  
  一、 前言
  文言文篇章叙述的内容都非常有趣,有《世说新语》这类通过简单的小故事讲述一些人生道理的,有《〈论语〉十二章》这类教条式的篇章,有《诫子书》这类历史名人教训后辈的篇章,也有《西游记》这类宣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名著,这些文章既能增长学生的见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初中生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读不懂,不知道文章讲了什么,其次是不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作者为了什么写这篇文章,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在其中,所以教师探索文言文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些问题,怎样帮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一旦解决了这些主要的问题,学习上的其他困难也会迎刃而解,学生的文言文成绩也会随之提高。
  二、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课堂中的重难点与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课堂中的重点是备课工作的关键
  无论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一篇文章的核心都是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这是文章的重点,教师要积极善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中的思想内涵。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课堂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备课工作中的关键,当学生了解全文的思想感情时,他们再去浏览课文,就不会觉得太难了。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诫子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明确本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以及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先生对其子诸葛瞻的殷殷期望,要从情感方面入手,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品读这篇课文,就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样的句子是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重要文段,还有“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段话的意思是“年华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人的意志也会随着时间流逝,最终会变得枯败零落,如果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哀地守着破旧的草庐,以后后悔都来不及!”,诸如此类文段,蕴含非常深刻的感情,需要在正式授课中由教师引领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教师要在备课环节把握好课文的教学重点,这样才能有助于正式授课的开展。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课堂中的难点是备课工作的重点
  不仅是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这一教学重点,在备课环节还需要着重准备对课文难点的教学方式。实际上,相比于情感这种抽象的东西,学生更加头疼的是文言文的词语与语句,就像古今异义词,同样的词语在古代与现代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词语理解的混乱,还有通假字,特别容易让学生出现“错别字”这样的不佳情况。不只是词语,还有语法与句法,就像倒装句,原来很正常的陈述句,在文言文中却要改变语序出现,还有被动句、定语后置句等,这些都是造成学生理解文言文困难的重要原因。比如“倒装句”,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型,为了突出强调或者句子结构上的需要,颠倒一些语序,形成另类的句子,例如《陋室铭》中的“孔子云:何陋之有?”,这句话的“何”就放在了动词“有”的前面做宾语前置倒装,实际的意思并没有改变,但是读起来的感觉就变了;例如《愚公移山》中的“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这句话的定语是“荷担者三夫”,调整语序后形成了定语后置的倒装句,颇有趣味。在句法语法的教学上,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重点把握这个问题,并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读懂文言文。
  (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课堂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取胜的“最后稻草”
  文言文的课文篇章与白话文文章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课堂时,要采取与一般课文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这是除了文言文重难点之外的“最后稻草”,能否注意到这些细节问题直接决定文言文教学的成败。首先,文言文的篇幅较白话文更短,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把觉得读起来拗口或者奇怪的文段做好标记,因为这很可能涉及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例如定语后置倒装句,宾语前置倒装句,这些通过阅读的预感就能直接辨别出来。其次,文言文的时代背景,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不同的历史人物,注重对时代背景的点拨,对学生把握课文中的历史人物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文言文的翻译,这一直都是困扰学生的地方,也是教师需要着重去思考的教学部分,因为翻译涉及对词语、语法、句法以及句型的掌握,词语需要长期的积累,这就要学生自己多花时间,然后是语法,语法和句法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有清晰的思路才能翻译出最贴切的意思,例如“帝感其诚”中的“感”,表面看上去是“感动”的意思,实际上此处应该是“被……感动”,这就是语法的最直接应用。
  三、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课堂模式的探索方法
  (一)教师积极进行情感方面的引导沟通,打造情感型课堂
  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重点,也就是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內涵,情感态度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语言,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引导与沟通,用语言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打造情感型教学课堂。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河中石兽》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文章的教学重点也就是作者的中心思想是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寺僧、讲学家与老河兵三个人的观点,寺僧认为“顺流下矣”;讲学家认为“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而老河兵认为“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根据这三个观点,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不仅能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学习方法,还能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与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中学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于绥化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
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拓展角度的问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探讨
中职语文“导学探究式”课型设计与实施
成语文言两相宜
中学图书馆未成年用户教育研究
谈提高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谈初中语文学生主体性教学
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