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材文本,实现立德树人的尝试
作者:段亚 字数:2307 点击:
摘要:语文教材是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也是主要途径之一。学生接触的大量知识来自于语文教材,但仅仅通过语文教材学习语文是不够的,语文中包含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的人生哲理,处世哲学也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学会拓展教材文本,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激发学生的才能,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德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对个人、对社会有着更大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拓展教材;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044-01
小学是奠定良好基础的阶段,学生不仅要了解教材,还要融会贯通,从中开发出更多资源。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去拓展教材文本,让教材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妙用。此外,要注重教材中涉及德育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其效用。只有牢牢抓好德育工作,学生才会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才能具备安身立命的根本品质——道德。下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具体阐述拓展教材文本,实现立德树人的尝试。
1.借教材抒发道德情感
语文课本是由众多专家学者一起认真编订并考核出版的,质量自然有较高的保证,而且还有着丰富、深厚的人文涵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及感情的熏陶产生了深广的影响。除此之外,学生在生活中也离不开语文,长期受语文的思想浸润,他们对教材里作者的情感表达具备一定的感悟能力,这更加有利于教师渗透道德思想。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联系生活实际情景拓展教材,通过让学生讨论见解渗透道德思想,讲述道理,实现立德树人。
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我搜集了毛主席带领人们挖井的具体事迹,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挖井的困难程度、遇到的困难及当地居民对此的感恩。在同学们阅读完后,我让大家展开讨论,先谈谈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说道以前的生活太艰苦了,我表示赞许,并问他那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学生思考了一会说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其他同学也纷纷议论开来,“我们还要学会感恩!”我引导他们:“那么换一个角度呢?”学生回答道:“应该乐于助人,多帮助有需要的人!”学生回答的十分好,于是通过引导大家还懂得了应该勇于克服困难,道德情感得到了很大提升。
2.寻找教材课外资料,收获道德体验
我们常常说,实践才能够得出真知。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会产生自己真实的感受。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语文的点点滴滴,学生要想收获道德体验,只有主动的参与到实践当中来,才能得以实现。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教材的课外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丰富视野,同时在实践中他们容易产生更大的兴趣,乐于学习,并在自主动手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愿意付诸行动获得道德感带来的愉悦。
例如在教授《丝绸之路》时,我让同学们自己去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了解丝绸之路的途径之地、运输的货物及发生的一些故事。在整理完这些内容后,学生表演其中的故事。通过投入的表演,学生真正体会了爱国之情及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收获了道德体验。
3.整合自律精神
人们自律的程度决定了其人生的高度,但形成自律的精神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具备较高的理性思维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做基础,且不能轻视道德自律的作用。教师在整合自律精神时,应当注意深度挖掘教材,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学会将道德内化,实现他律性道德规范和主体自我意识的统一,学生能够主动的产生遵守道德规范的强烈愿望,认同并践行社会道德规范,将被动的服从变成主动的律己。
4.融入自然,提高修养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需要最大化的发挥出课堂的功效。但课外也同样是学习的良好时机。语文与自然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人们表达自己情感时常常喜欢借景抒情,更体现了自然的魅力之大。学生也多喜爱自然的美景,乐于享受自然。在拓展教材时,可以借助自然,让学生融入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例如在进行《落花生》的教学过程中,我希望学生可以真正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于是拓展教材,和同学们一起在校园的一处空地上开始种植花生,观察花生的成长过程。在大家的悉心培育下,感悟了文中的故事。同学们真正明白了不要为名利所动,只求有益于社会的品质。
5.利用多媒体丰富教材,渗透正确价值观
当代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科技的运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各行各业都接连开始引进科技。在教育行业上,科技也发挥着不小的用途。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直观的体验教学,丰富教材内容,并能够借此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七颗钻石》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的整个故事情节用幻灯片放映出来,学生们被画面吸引,认真观看。通过鲜明的图片及配乐,同学们对七颗钻石的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我趁机教导学生,应当学习这种善良的品质,让内心更加澄澈。
6.结语
德育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理应重视,并学会在拓展教材文本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兼顾其学习与品德的良好发展,不断提升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滕秋雄.发挥学科优势,讲究渗透方法——谈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J].广西教育,2009(20):37-38.
[2]杨阳.合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与学习资源改进课堂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3(9)20-24.
[3]徐春华.浅谈课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运用[J]吉林教育,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