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知识拓展的必要性

作者:陈艳红 字数:2279  点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以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如果不对教材进行适当延伸、拓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是很难适应高考的。当前高中历史教材有人教版、岳麓版、湘教版、人民版,不同的版本在某些观点上有相当大的差别,特别是我地去选的人教版的内容更为简练、概括,所以为适应当前高考,教师必须以课标为中心的前提下,自主的、大胆的整合教材。

在讲《古代商业的发展》这课时,我发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的目标十分多,而且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难度也相当大,但是教材的内容却过于简捷,而且这种情况在整个新课标下是普遍的。这就要求老师要以课标为中心,自主处理整合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结合新课标、教材、以及近几年的高考,我对本课进行了一下探究:

1 对比教材和课标,找出两者的差异。

我用表格的方式来对比课标与教材的差别:

通过对比,再解读教材,发现有明显的缺陷:

(1)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过程严重缺漏;教材中说“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那么商业究竟是什么时候,怎样产生的?

(2)商业发展的表现过于简单,使学生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题目不是重农抑商下的商业吗,为什么重农抑商了,商业还会有发展?再联系近几年的高考题,商业的发展和农业发展有什么关系?这些教材中没有交代,而这些恰恰是课标中要求同学们掌握的。纵观整个古代商业发展的过程,其叙述显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

(3)对于宋商业经济的政策,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也只是简单一笔带过,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真实的了解。这样的空缺令学生容易迷惑,更没有连续性。

(4)教材中最大的问题是,对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些地区的出现在这里只字未提,而这部分内容却是考纲要就的。

(5)还有教材中的第二标题〔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教材只笼统叙述了宋以前政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宋以前闭市后不是不能交易吗?那为什么有的历史练习材料说唐晚期就有了夜市?这样就很难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历史知识。

2 根据上述问题我觉得应该用好教材的四个版本,充分研读后大胆取舍,根据课标要求重新组织编排教学内容。

结合课程标准通过对四个版本的分析和理解,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几点补充:

(1)尊重历史事实,补充完整商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知识有整体性和系统性(2)简要补充上宋为什么商业环境政策相对宽松。(3)再补充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为必修Ⅲ中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做铺垫(4)重点解决商业政策和商业自身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解决难度较大,特别是高一学生,他们对古代史的史实掌握本来就模糊,对政府的商业政策和商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就更加模糊,而且我们用的教材对此问题的讲述时空白的。

因此备课时,要结合多种版本全面,全面考虑中国古代商业的的产生发展,以及在这个历程中政府对商业管理的关系。我认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对学生全面、客观、整体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大有裨益。而且其更大的价值是启发学生摆脱思维定式影响,这本身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挑战!这很值得我们老师下大功夫去思考,并积极寻找出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兴奋点,以便上课时深入浅出向学生介绍客观史实,师生一起去畅游思索的海洋。

教学实践过程

一份精彩的教学设计,能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发展独立见解,使师生在合作中共同分享思索的乐趣。

1、采用层层设疑,跌宕起伏的方法导入。

首先设法让学生对远在2000多年前到150年前的中国商业感兴趣,进而才有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动力。想到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历朝历代又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古代中国大概不会有什么繁华的商业情景吧?带着这个问题我到网上查询,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原始社会末期的物物交换,商朝的贝战国时期式样多变的货币,唐诗,宋的交子,《清明上河图》,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清朝的《红楼梦》,而且还能找到珍贵的图片!一上课就把这些东西全部展示给学生,应该会对他们的传统认识来一次颠覆,并激发起学生们的强烈探索历史真相的渴望。

2、运用大量详实材料,讲与古代商业息息相关的市场和城市。

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的掌握古代商业市场的发展,最有说服力的办法是查找

史料找出历代统治者对市场管理的法规。在一本《中国通史》里找到比较客观全面的材料。总不能繁杂的资料,都展示给学生。思考过后我每一个朝代展示一则律令。例如唐朝我就展示〔唐·六典〕里的一则,“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然后设疑,唐朝是否有夜市?待学生讨论一会后,再用唐朝著名诗人王建的“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证明唐晚期就有了夜市。接着趁热打铁继续问“法律规定日入七刻就闭市了,为什么会有夜市?以这样的方式最终使学生明白商业的发展是历史的潮流,是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的。再比如讲宋的城市,也用的是律令,再用《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加以证明。

3 反思与感受

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我对于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有以下方面的感受;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大挑战。老师的引导作用空前重要。教师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执教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作为一线的教师,知识的更新,和重新构建知识框架已是当务之急。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重新整合,拓展现有知识框架,这样我们的历史课堂才富有弹性和深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课堂问答策略的探索
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拓展角度的问题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云南陆军讲武堂对中国及世界革命的历史贡献
穿越历史看朝贡体系与缅甸
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对策探索
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利弊分析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浅谈历史文化人文意识在日语人才培养中的塑造
构建和谐课堂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