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活动中音乐与美术的艺术和谐共建策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隨着幼儿教育活动改革发展,如何优化整合高效利用教育资源,成为幼儿教师需解决育儿活动改革问题之一。其中,幼儿园区角活动作为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提升孩子核心素养,幼儿每日重要活动,亦需更多育儿资源注入,旨在点燃孩子活动热情,丰富活动形式,助推幼儿活动与时俱进。文章通过探析幼儿园区角活动中音乐与美术的艺术领域和谐共建方略,以期提高幼儿园教育改革综合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音乐;美术;和谐共建
区角活动主要是指幼儿教师根据孩子活动能力、兴趣爱好、资源条件划分若干活动区域,同时规设活动主题的立体化育儿情境,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为幼儿动手、动脑创造便利条件。教师引领孩子以个体、集体、分组的形式开展区角活动,组织幼儿探索发现、交流互助、自主选择、创新实践。通过充分运用区角活动资源,丰富育儿情境,囊括益智类活动(跳棋、五子棋、飞行棋等)、美术类(陶塑、绘画、剪纸等)、音乐类(唱歌、跳舞、弹琴等)、角色扮演类等活动类型,使孩子能在愉悦、自在、有趣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基于此,为提高区角活动有效性,幼儿教师探析音乐与美术的艺术和谐共建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音乐与美术的艺术和谐共建必要性
(一)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贯彻立德树人
在幼儿教育中智力开发是重点,教师则容易忽视美育重要性,未能妥善引领孩子赏析美、发现美、创造美,不利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入推行。在区角活动中融入音乐、美术的艺术气息,让孩子在美的包围下开展区角活动,使孩子能逐渐提升审美能力,在艺术熏陶下达到美育目的,继而使幼儿园区角活动综合质量得以提高。
(二)优化配置幼儿园区角活动资源
虽然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有音乐与美术的身影,但艺术资源统筹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源于相关活动资源利用思路较窄,幼儿未能有效接收到艺术信号,削减美育成效。让艺术领域与幼儿园区角活动和谐共建,创立可持续型艺术资源供给体系,使幼儿园区角活动艺术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提升艺术供养水准,同时能丰富区角活动模式,继而助推区角活动稳健发展。
(三)妥善培养幼儿核心素养
幼儿教师将音乐与美术资源引入区角活动,挖掘区角活动育儿潜力,使孩子能不断强化核心素养。例如,幼儿教师在音乐区内放置图谱、沙锤、三角铁、小鼓等乐器,还有小型音箱,选择在该区域活动的幼儿可以在教师帮助下低声播放自己较为喜欢的歌曲,还可跟随歌曲旋律敲打乐器,期间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音乐修养等综合素质,使孩子可以在区角活动中有更多收获。
二、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音乐与美术的艺术和谐共建现况
(一)艺术资源利用率较低
有些幼儿教师认为孩子艺术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审美能力,在选择使用艺术资源时设定诸多条条框框,束缚艺术与区角活动和谐共建手脚,出现艺术资源利用率降低现象,作为区角活动展现艺术魅力的重要条件,一旦艺术资源配置欠佳将直接影响区角活动美育成效。
(二)艺术表现形式单一
部分幼儿教师以孩子自觉开展区角活动的形式引领幼儿进入艺术世界,这虽然可以强调孩子在区角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幼儿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启发育儿作用,容易使区角活动秩序变得混乱,无法达到美育目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丰富艺术表现形式,用孩子能理解、能接纳的方式多思路开展音乐与美术的艺术和谐共建活动,旨在不断提高区角活动育儿有效性。
(三)缺乏艺术和谐共建体系
为保障美育具有旺盛生命力,与智育、德育、体育等教育内涵共同活跃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尝试构建育儿体系,确保育儿目标明确,教育手段科学。然而,在区角活动中仍存在缺乏设计性,教研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师资培育力度较小等问题,阻滞区角活动与艺术和谐共建体系良性发展。
三、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音乐与美术的艺术和谐共建关键
(一)课程
幼儿园需以突出自身育儿特色为目标,立足区角活动创编课程,为音乐、美术等艺术元素的灵活渗透奠定基础。例如,幼儿教师根据中班孩子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兴趣喜好创编区角活动配套课程,为与艺术和谐共建铺平道路,如“舞龙舞狮”“彩蛋”“给妈妈的礼物”等课程均可在美术区角活动中进行,助力孩子在教师指导下绘画。“妈妈的声音”“找春天”等课程可以在音乐区角活动中进行,播放与母爱与春天相关的歌曲,使孩子能感受到乐曲的内涵,激活艺术思维,提高美育质量。
(二)学情
区角活动与艺术和谐共建前提是以人为本,无论是区角活动还是艺术元素均需符合孩子身心成长规律,与孩子审美体系有交融之处,在此前提下幼儿教师发挥引领、启发、教育作用,助力孩子树立正确审美观,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例如,中班孩子因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教师在设计区角活动时可适当放开手脚,少干预孩子自主创作、思考探究,保障艺术元素渗透契合学情。以“给妈妈的礼物”课程为例,幼儿教师可给孩子空间、时间引领孩子运用画笔、纸壳、彩纸、木棍、砂石等物品为妈妈制作一份礼物。为使孩子在制作礼物过程中满怀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幼儿教师可播放《妈妈的吻》《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幼儿歌曲,继而将美术与音乐的艺术元素融入区角活动中,实现二者和谐共建育儿目标。
(三)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幼儿教师将艺术与区角活动关联在一起的必要条件。纲要指出幼儿教师需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托,以游戏活动为主,为孩子创建自主参与空间,根据幼儿学习、经验、能力、发展水平等差异提供多层次、多方面游戏活动条件,从科学探索、生活安全、艺术创造等角度出发完成育儿任务并指引孩子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以艺术创造为导向,赋予区角活动游戏性,根据学情开展和谐共建活动。例如,幼儿教师可在孩子阅读完(听完)《小蝌蚪找妈妈》《小红帽》等故事基础上,鼓励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画出故事情境,抑或用咏唱的方式诠释故事主人公的情感,期间幼儿教师应多加赞赏,使孩子敢想、敢做、敢说,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继而在纲要指引下提高区角活动与艺术和谐共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