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信息技术照亮空间与图形教学之路

作者:王敏 字数:2166  点击:

摘要: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逐步学习图形的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044-01

“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们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小学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等。学生们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推理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其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图形我们往往先要掌握的是学生怎样把握图形的本质特征,思考在认知图形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空间关念。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活动来实现这些目标呢?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把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教师的板书量大大减少。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这部分内容加强了知识间的连贯性,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浅化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抽象的几何知识理解的进度加快,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获得直观感性地认识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生动、形象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形成了一股学习的动力的效果。如在教“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先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当这只蝴蝶“飞”上屏幕时,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结合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情形,很快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学生们学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他们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从而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再如教学“垂直与平行”中,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再现双杠、单杠、跑道、跳高等学生活动让学生先通过观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再根据感性认识找出这些实物的外形特征,形成对“垂直与平行”的直观认识。教学中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运动生活有机融合,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建立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建立起图形的鲜明表象,使学生经历数学图形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引发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考。

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加强空间观念的训练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习惯,有利于提高空间观念的形成。例如教学“平移与旋转”,平移与旋转是两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平移与旋转现象在生活中却无处不在。教学时我先是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如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国旗沿着旗杆徐徐上升、直升飞机起飞时的机翼运动、小风车迎风旋转等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进而通过区分、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平移和旋转两类运动,描述见过的平移或运动等学习活动,以丰富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硬性认识;再要求学生“用三角板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获得体验。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移,最后让学生观察课件演示的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前后的位置,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等操作与交流活动来感受平移、旋转的几何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建立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很容易突破了教学难点。再例如教学空间与图形中转化的思想方法,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割”或“补”,引导生观察、分析,从而化复杂图形为已熟知的简单几何图形,较快地找到解决间题的突破口。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把握好对数学思想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利用信息技术引导、类推、迁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受儿童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以及思维水平的影响,学习时往往感到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以后,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去品悟。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众多的感性材料中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结论,才能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位学生真正达到数学“三维目标”的要求。如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认识”一课中,教学重点是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教学难点是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确表象。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边讲解边演示,电脑出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体有多大,并与学生操作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诱导启发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促进他们动脑筋,使所有学生都去思考问题,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推导出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通过课件生动的演示使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学生在整个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让亲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做其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为这一领域内容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再淑.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6(26).

[2]陈蓝兰.优化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J].阅读,2014(Z7).


信息技术下空间解析几何“FUMA”教学初探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利用综合学习资源扩展语文课堂空间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
试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巧借信息技术,让班级管理锦上添花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浅谈新课标下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
创设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亲”数学
在有限空间里保质保量开展体锻活动之有效策略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