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中学生校园暴力与法治教育问题研究

作者:张春阳 字数:4219  点击:

摘要: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应对目前校园暴力问题日益严峻的局面,也为了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高度重视中学生的法治教育问题。中学生的法治教育由于存在定位不准、模式单一、思想消极化以及取向异质化的问题,在完善过程中,应当借鉴美国、日本在学生法治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详言之,一要明确法治教育定位,促进“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二要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育方式;三要重视校外资源,建立全方位教育体系。总之,以学生法治教育为抓手,将预防校园暴力作为校园安全教育的重点,在学生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园暴力;学生法治教育;法律意识;比较;启示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295-03

1.校园暴力问题的现状

近几年来,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暴力手段也不断升级,成为社会、学校以及家长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例如,2017年12月曝光的渭南校园暴力事件,一名女生曾经多次遭受到毒打,其爷爷为了保护孙女也多次遭受到暴力,而施暴者并非社会人士,而是来自于中学的未成年人,他们将自己的施暴行为用手机录了下来,并且上传到了网上,对此不以为耻,反而以为很“时尚”[1]。又如,2018年1月10日“嘉鱼县南嘉中学学生殴打同学视频”事件,经过调查发现,视频中打人者和被打者均为南嘉中学七年级女生,事情起源于七年级某一名女生因琐事与另一名学生发生分歧,为了报复别人,该学生纠集了另外几名同学将与自己发生纠葛的女生带到公寓架空层进行殴打,现场有人拍摄了殴打过程,并通过微信的方式将其传播。[2]调查发现,校园暴力现象屡见不鲜,诸如此类的校园暴力事件还有很多,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数据(如下图一)[3],数据显示校园暴力问题已经十分严峻。此外,以“校园暴力”为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检索,可以得到上万条的相关信息。由此可见,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校园安全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有鉴于此,需要对中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从而对校园暴力进行预防与打击。

在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维护校园安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以中学生法治教育为抓手,在学生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外学生法治教育的对比

2.1 中国学生法治教育的问题

(1)法治教育定位不当

目前,学生法治教育一般都被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其教学目标也是依此设定的。这会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认为,法治教育之所以停留在思想道德领域,是因为其是一种高层次的价值追求。虽然法律与道德关系密切,实现“法治”肯定需要“德治”的有效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混为一谈。实际上,“法治”与“德治”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突出表现在界定标准、适用依据、活动范围、法律责任等方面。上述本质差异,也同样体现在与古代儒法两家主张的对比之中。详言之,当代中国主张的“法治”与“德治”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二者相辅相成,且强调“法治”与“人治”的对立;古代儒法两家主张的“法治”与“德治”服务于专制君主统治,二者各有侧重,且强调“德治”与“人治”的同义。[4]可见,把法治教育视为思政教育的一部分,不利于营造提升公民的规范意识,不利于凸显法律的规范机能,不利于落实制度的规范作用。

(2)法治教育模式固化

我国的法治教育模式一直以来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附属于政治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多但课时少,教师无法有足够的课时进行深入的讲解,且在内容分布上亦弱化了法律部分,具有重义务、轻权利的倾向。[5]二是教育面过窄且流于形式。在实际生活中满足于对学生进行简单法律知识层面的教育,对于如何运用,如何寻求救济以及法律素养等方面则很少提及甚至不提。由于学校片面强调中考、高考的重要性,因此分数设置较低的课程就显得无关紧要,流于形式的教学加上不甚感兴趣的学生,导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被忽略。也就是说,中学生在出现了个人权利遭到侵犯时,多数人不善于寻求各种救济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么一味忍让,要么走向极端。

(3)法治教育效果堪忧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利益追求也不断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的巨大变化冲击着传统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败思想击打着学生本来就不强的意志力。与此同时,由于现代人认识世界往往依赖信息网络,而不再是自身的实践经验,大众传媒所展现的信息内容就成为其认识的主要来源。此时,如果大众传媒所引导的价值选择是积极向上的,自然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与践行;如果其将虚假的、媚俗的、色情的、暴力的文化加以传播,则会对学生价值观产生错误的导向。前文所列图表也表明,许多学生甚至将网络传播的暴力文化作为时尚,并加以宣扬。总之,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生可以随时接触到各种错误思潮和消极思想,对当今法治教育形成极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极易产生法治教育无用的认识,沽染不良习气,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甚至规避法律漏洞公然违法犯罪,给国家、社会及个人造成严重危害。

2.2 国外学生法治教育的参照

(1)日本学生的法治教育

相对于中国学生的法治教育而言,日本学生的法治教育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学生的法治教育也采取老师理论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6]值得肯定的是,日本学校重视运用校外资源,尤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本的学校还成立了“家长与教师联合会”,共同承担法治教育的重任,这种双重教育模式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2)美国学生的法治教育

美国历来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成为适应未来发展的合格公民,是美国法治教育中所秉承的基本理念。美国重视渗透原理,法治教育贯穿学生成长期。在美国,课堂是推行法治教育的主要平台,但其不仅仅依靠某一门课程实现,除了拥有专业的法治教育资源和课程之外,还将法治教育内容融入例如历史课、政治课、社会研究课等其他文理课程中予以讲述。[7]这种渗透式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挥最大影响,贯穿学生成长的整个时期,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协调性的优点。此外,法治教育延伸至课堂外,发挥亲情对行为规范的塑造效应。尽管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学校接受法治教育,但是家庭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容忽视。父母的行为往往是孩子模仿的样本,这是幼儿乃至青年都具有的依赖、信任情感所产生的结果。

3旧本、美国法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及解决路径

3.1 明确法治教育定位,促进“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明确法治教育的定位,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其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中,要注重法律素养与道德素养的培育,将法治精神融入到道德教化之中。此外,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并重,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讲授中,改变以往重道德轻法律的现象,并适时引导学生学习法律观念,学习一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助于了解自己的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明辨善恶、是非,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危害性,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3.2 转变教育方式,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我国各个人才培养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学内容重复化、抽象化的问题,所以需要整合与优化法治教育内容。一方面,针对教学内容的重复化,应当认真审视初、高中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做到教学内容上的递进性,去除简单、重复的内容。另一方面,对于教学内容的抽象化,应当认识到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的区别。对于理科生,也不应该忽视相应的法治教育。相比之下,美国高校在进行相关的法治教育时,在内容上更倾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种方式对于充实我国法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8]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借鉴美国所谓的“街道法”,使法治教育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观看法制类节目或影视作品,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内容的吸引力。唯有如此,才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法治观念,从而远离校园暴力。

3.3 综合运用校外资源,建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

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要重视校外资源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塑造,充分认识到当代网络环境下法治教育的新途径。学校应当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其实践平台进行案例化教学,是中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违规的,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尤其是一些用暴力抢夺其他同学财物的行为。此外,要重视家庭教育在法治教育中起到的引导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由内而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总之,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仅靠高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结构,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法治教育的目标。[9]

参考文献:

[1]“咸宁一中学校园暴力事件调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公布”[EB/OL].http://hb.sina.com.cn/news/j/2018-01-16/detail-ifyqqieu6756736.shtml.2018-5-7.

[2]“校园暴力事件追踪4名未成年被依法刑事拘留”[EB/OL].http://news.sina.com.cn/sf/news/ajjj/2017-12-04/doc-ifypikwt6278986.shtml.2018-6-15.

[3]宗明珠,范晓斌.河北省中学生校园暴力的调查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7(8):194.

[4]沈宗灵.法理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04-205.

[5]杨健燕.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35.

[6]陈杰.美日两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科教导刊,2010(12):13-14.

[7]邓映婕.域外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先行经验考察[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88.

[8]周奕君.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暴力预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

[9]喻军,张泽强.美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89-90.


开启中学生数学思维之门
校园文化活动效果改善方法探讨
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谈民族地区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职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谈高校校园艺术活动策划的目标定位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策略
试论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试论改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基于体验教育模式下的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初探
中学生攻击行为基于家庭生态系统观视角的探究与教育对
中学生历史预习设计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导向研究
以艺术教育培养中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校本行动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