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中学生历史预习设计策略研究

作者:朱江 字数:4548  点击:

1 课题研究背景

十几年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提出给学生减负提质,从课堂中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益;新课程改革还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这无一不说明学习需要自主意识,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发表见解,方能将学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此,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能从课堂获得知识和能力,就成了教师探究的问题。通过探究认为预习是可行的方法。

2 课题研究依据

(一)理论基础:随着我国教学理论从“以教为本”到“以生为本”,再到“以学为本”的转变,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001年教育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其课改的核心是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新理念;要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成效,就不能仅仅让学生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导,,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和自主权,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自己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跟所学内容、教师和同伴,以及自己进行对话。因此,要想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预习。

(二)现实状况: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我曾经撰写过《略论素质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浅谈如何做好中学历史课的课前预习》等文章。但在教学方式上, “填鸭式教学”或“满堂灌”的办法仍然存在,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主,从教师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出发,而不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出发。因此教学方式急需改变。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或者只是被动地参与,学生在学校里处于被动应付和机械训练之中。这与新课程理念相去甚远,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实现。严重地影响着学生主体性培养和发展。

3 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试图以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为目标,以日常教学中较为薄弱的预习设计为主要内容,探索出适合学生的预习设计模板,给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帮助指导。

(二)研究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让自己充分认识到预习环节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积极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历史学科预习策略的研究

目的是要想使预习取得实效,必须给予学生预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知道预习的重要性,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预习有效,让学生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以及自己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预习方法并学会正确使用预习学案。当然,不同课型应有不同的预习策略,不能一概而论。有新授课、有复习课,在预习设计上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2、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提升自身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式、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从知识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5 课题研究方法

以行动教学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并辅之以调查研究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6 课题研究对象

2014届、贵阳四十一中高一(1、2)班。83名学生

7 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13年3月——2014年7月):深入实践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14年8月—2015年8月):总结、反思阶段

8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深入实践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

调查发现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很不理想。没有听说过预习学案约占总人数的78%,对预习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的学生仅有30%,学生对预习有兴趣的约占43%,能做到课前预习的约有30%,从来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约60%,不清楚预习除了看课文还有其他要求的学生约占94%,家庭教育对学生缺乏正确引导的约60% 。

课题实施阶段:

(1)、自己研究和集体研究预习学案,大胆实践。不断改进,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

为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本组刘荣海、朱江、丁松三位历史老师在进行大量有关学生预习方面理论学习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学生特点,设计出各自的预习学案,最后形成历史学科的预习学案模板。但实践过程中,学生反馈了一些信息,学生认为内容太多,内容偏难。针对这一问题,我仔细的研究并与老师们共同商讨,把按课文编排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精简,只留与重点难点相关联的内容。这样内容减少了。经过不断的探讨摸索,预习学案由最长的约一个半小时缩减为三十分钟,有的只要20分钟。

(2)、同样的预习学案,有的学生能够完成,有些却不能全部完成。

对此,我设计了分层预习,基础预习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比如填空题,做完了的,我就算合格。对基础好一点的,材料问答题要做。对优秀的学生要全做。还要提出自己的疑问。

(3)、部分学生并未采用预习学案去预习。

这部分学生对学习课程有偏科现象,对学习历史认识不足,我就只能给他们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认为历史也可以抓分,历史可以提高人的智慧。或说这是我的一项研究课题,请给予多多支持。或连哄带骗,只要能只要动起来就行。慢慢的学生就会养成习惯,能力会有所提高,学习态度会有所改变。

(4)积极参与文综研究小组的研讨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历史学科预习学案模板

1、初期,以教材为立足点、以新课标新理念为理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执行方向标反复研读教材,设计适合本班级学生的预习学案,

2、经过第一阶段的充分准备,把已具雏形的历史预习学案投入使用中去。这个阶段,通过互相听课、评课,找优点,找不足,探讨研究丰富完善预习学案。为了能完善预习学案我积极参与每月一次课题组研讨会议,上好为课题而设计的公开课,不断上网查找资料、向同行求教,询问学生预习学案使用的感受,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更新预习学案。

3、经过多次文综课题研究小组反复讨论、多次实践、再次研究,形成了历史学科预习学案模板(包含新授课、复习课、两类课型)

4、依据历史学科的预习学案模板编写预习学案,深入课堂实践。让学生真正使用预习学案,形成主动预习学案,按照教材的要求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预习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第三阶段:总结、反思阶段

此阶段,收集整理实施预习学案过程中的资料,分析相关数据,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准备结题。

(三)学生通过预习反思摘录:

1、我认为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课前预习(课前自学)是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前提,听课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成正比例的。

2、每节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自己首先独立地学习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课堂上听课就轻松多了。

3、通过预习,我们对新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哪些地方看懂了,哪些地方没看懂,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听课时会轻松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问题听课,无疑是大大增强了听课效果。在预习中已经看懂了的知识再经过老师讲解,印象会更深,没看懂的地方自然就成了听课的重点,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个“拦路虎”会轻而易举的搬掉。听课质量的提高又会让学生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腾出时间再进行下一次课的预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四)教师专业成长

1.教学观念和态度:

教师不只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而是应该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尤其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课堂的“权威”了。面对这些知识面开阔、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若还是在原有的知识上停滞不前显然是不行的。自己必须做出改变。改变了以前仅仅关注教的效果,现在还有关注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关注点来关注。在课堂上设计好相应的合适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得到提高。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师生关系不再是知识学习之后的附加关系,而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的指引者,对学生的学习应做到收放自如。能放手的地方就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需指引的地方就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

学案设计应分层,不让差生知难而退,也不让优生志得意满。所以难易题目比例要适当,可以出一些附加题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获奖情况:

通过近三年的课题学习研究,围绕课题核心内容,积极学习课改理念,参与各种理论学习和培训,撰写预习学案、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案例分析,精心制作课件,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获奖情况如下:

(一)不足和解决的办法:

1、在度的把握上不好把握,针对课型的不同,应有不同的方法策略。有的课时,教材叙述详细,形象直观,与学生的旧知、经验紧密相关,利于学生全部自学;有的课时教材叙述简略,抽象概括,不利于学生自学;即便是同一课时也会存在有的内容宜于自学,有的内容适于讲解。因此,不宜将一些抽象的、属于教师讲解的、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划定为统一的预习内容。

2、指导到学生预习时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在设计预习题目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现性,不要只简单提出预习课文内容的要求。因此,预习要求或预习题目的设计必须明确、有可操作性。

3、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预习目标应该是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完成情况,实现目标分层化,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提升历史学习能力。

4、以后新带的班级必须做到人人了解预习学案用途,人人真正使用预习学案,并积极带领起分析使用前后的差异,从而确立预习学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5、有些学生使用预习学案后,觉得自己课后的闲余时间部分被预习学案占据了,且收效甚微。这是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只能个别做思想工作,毕竟绝大多数的学生进步是明显的,仅个别学生例外,应特殊对待,不能因为特殊情况动摇了预习学案设计实施的宗旨。

6、不能及时的反思,毕竟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反思和总结必须在学案实施后适时进行。这样才会有进步。

(二)今后的打算:

在教学实践中断进一步完善预习学案,坚持预习学案使用,并且要继续参加学校新的课题研究,坚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特别是与课题相关的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理论,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同时还要深入钻研教材课本,《课程标准》,更好的把握教材,运用教材,设计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预习学案。


揭开历史真相的面纱
浅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策略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探索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知识拓展的必要性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商法的地位
服务读者是图书馆的历史责任
适应高中历史新课标的高三复习策略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历史图片与学生互动教学探讨
试论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试论改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体验教育模式下的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初探
中学生攻击行为基于家庭生态系统观视角的探究与教育对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