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依托读思言教学模式 设计高质量校本作业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要:高效的教学是课前、课堂和课后的有效统一,但目前大多数课后作业无法实现课堂的有效延伸。二语习得理论主张语言学习需经历“输入→内化→输出”三个阶段,而读思言教学模式恰恰是这一模式。文章依托读思言教学模式,结合具体案例,根据课题组研究出的校本作业设计模板,说明如何设计适合学生并且能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的校本作业,使之体现读思言教学模式的原创性。
  关键词:读思言教学模式;校本作业;有效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52-0018-05
  一、 设计校本作业的意义
  高效的教学是课前、课堂和课后的有效统一。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实现课堂学习向课后自主学习的延伸,也是学生进行课后学习的拓展和强化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平时教学任务重,大多数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态势,来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发展需求的作业。许多老师直接选取现成的教辅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它们大多脱离实际,无法实现对课堂的有效延伸。并且,由于缺乏针对性,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完成的质量不佳,影响学习效果,也不利于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 高质量校本作业的设计原则
  校本作业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和成长特点出发而自主设计的、拥有自身特色的作业。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即生情和学情),设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强化和提高。因此,高质量的校本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具备“六性”
  高质量的校本作业应具备适切性(内容、难度、题量适切)、基础性(涵盖基础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生活性(关联个人成长、联系社会生活)、趣味性(新颖、有趣味)、挑战性(纵向发展逻辑思维技能、横向综合问题解决技能)、作品性(展示成品、获得成就感)。
  (二)体现差异分层原则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水平和感受,改变传统作业形式的大一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分层性地设计作业,使之具有梯度性,增强作业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设置问题难度的时候要适当做出调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完成相应难度的作业。根据学生学力的不同,校本作业设计应包括基础知识性、技能训练性、拓展延伸性。学力弱的学生完成基础知识性和技能训练性的作业,学力强的完成拓展延伸性的作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獲得成就感。
  三、 读思言教学模式的核心
  二语习得理论主张语言学习需经历“输入→内化→输出”三个阶段:输入以视觉、听觉获取语言信息;内化是习者加工信息,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输出是以言语形式表达个人思想,使内化的知识外显化。读思言模式旨在通过阅读、思维、表达三者互动协同,缩小输入理解和语言产出之间的差距,使学习者不断将新的语言知识融入自己的语言结构中,从而提高语言运用水平。读思言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深层阅读。读,根据虚实性、持续性、常态化的教学原则,设计导读、默读与朗读的学习活动;思,采用认知冲突、问题诱思、原型启发的教学策略,组织思索、探究与交流的思维活动;言,运用搭建支架、以读促说/写、模仿创生的教学方法,开展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实践活动。
  四、 基于读思言教学模式校本作业的案例分析
  在设计校本作业时,以单元为单位备课,研读和制定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单元目标,围绕课程内容各要素,细化每一课时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个课时,逐步把单元目标转换为可以检测的学生行为表现,即单元、课时目标清晰、具体、可操作、可检测。每个单元以话题为主线,创设与时俱进、丰富多样的语境,让学生在每一课时完成词汇识记、语法运用、语篇研读、分析、理解、鉴赏、评价、整理、概括、表达、产出,或延伸、拓展、创造性续写等活动。
  根据读思言教学模式,“读”即阅读,包含导读、默读、朗读三种方式,指的是课文的读,设置针对不同文体从浅至深的引导学生去读、会读、读懂、读透;“思”即思考,包括思索、探究、交流三个层面,设置以单元话题为主题语境的拓展语篇阅读,形成以单元话题为主题的主题理念、主题意识、主题思想,同时积累话题语块;“言”即表达,包含说和写两种言语表达技能,是在读和思的基础上,输出和实践,在输出的过程中再次巩固所学,能够表达、敢于表达且善于表达。最终达到语言学科的目的:能运用这门语言解决交际、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下面以人教版(2019)英语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Body Language为例,依托读思言教学模式,根据课题组研究出的校本作业设计模板,说明如何设计适合学生并且能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的高质量的校本作业,使之体现读思言教学模式的原创性。
  该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围绕肢体语言这一主题,介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场合、不同语境中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肢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有些肢体语言有共性,而有些却可能表达相反的意思。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思,得体地运用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意义。
  Period 1
  1. 读的作业(20分钟)
  1)Speaking of body language, what words come into your minds?
  2)话题词汇归类(important words classification)(难度 ★)
  In this unit we will learn words concerning body language. Can you sort the words in the vocabulary by different symbols? Write down those you feel important or difficult.


谈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机械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
外语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质量方法探究
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逻辑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从社会学视角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
探索“岗位体验”教学模式 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课的MOOC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士官院校实战化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初中文言文“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依托乡土资源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基于“互联网+”的小学美术线上教学模式探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