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塑其形 辅其行 助其省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要:作业是学科知识存储的途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应用和拓展。基于“塑其形、辅其行、助其省”的理念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作业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有益于学生形成优异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分层作业设计;作业实效;塑其形;辅其形;助其省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52-0023-05
  一、 分层作业设计实施的背景
  《学记》有云:“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正业”必须伴以“居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教师在隐身状态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业的价值毋庸置疑,但作业的“实效”却有待落实。近年来,“作业负担”过重的呼声不绝于耳,“减負”的政策不断出台,但学生的负担却越减越重。作业之所以成为负担,往往是因为以“量”补“质”,或者是作业内容脱离学情,所以作业“减负”,“提质”是关键。立足教材、着眼学情,开展分层作业设计是作业“减负”“增效”的有力抓手。笔者基于“塑其形、辅其行、助其省”的理念进行了分层作业设计,以其轻负高质的新要求,迎接教育新姿态。
  二、 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一)塑其形——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自我调节能力没有发展完善之前,学生的作业活动通常需要他人来管理约束,学生往往只是按照教师或家长的要求被动甚至机械地完成作业。但如果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自我效能感的不断增加及伴随而来的积极情感体验,他们会乐于在作业中投入更多的努力与时间,进而更容易体会到完成作业对学习成绩的直接作用,由此学生逐渐就能认识到完成作业的价值,并将作业的价值内化,形成对作业的兴趣。作业兴趣的形成,使学生产生主动完成作业的意愿,并对自己的作业活动进行自我调节与监控。
  怎样设计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1. 选题精准,让学生做“有成就感”的练习
  研究发现,如果学生知觉到成就感,不管是在学生层面还是班级层面,学生都会表现出较高的作业动机与较好的作业行为。如果考题与平时的作业有极高的相似度,那么学生会认为作业是“有成就”的,也会乐于在作业中投入努力与时间。笔者在课时作业设计中,依据课标,立足教材,围绕核心考点,精准选题,凸显“有成就”。同时又会将课时作业中的题目进行适当改编,放入单元测试卷,最终整份单元测试卷中70%的题目均改编自课时作业题,让学生认识到作业完成的价值,从而激发作业的兴趣。
  2. 时间合理,让学生做“适量”的练习
  作业时间常常是判定作业负担的关键指标之一。从专家研究情况和普遍认可的经验角度来看,由于很难确切地用一个“度量单位”来表示作业量的多少,所以多数情况之下,会用“作业时间”的长短来间接反映“作业量”的多少。作业量问题集中表现在教师和学生视角之间的冲突。由于大多数教师倾向于以对成绩好的学生的作业要求为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误将学业成绩好的学生的作业时间作为中等水平甚至是所有学生的作业时间标准,所以教师往往会低估作业量,认为“我的作业量是很少的”,而大部分学生却觉得作业负担是重的,心理上是排斥的。事实上,对学生的作业行为产生影响的,往往是学生所认为的作业量,而不是教师认为的作业量,所以教师需要理解学生眼中比较合适的作业时间。
  笔者对任教学校331位七年级学生进行了问题调查(图1),发现有72.7%的学生认为作业时间30分钟比较合适。虽然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但学生对作业量的心理预期还是比较一致的,完全不想做作业的同学其实还是少之又少的。尽管影响学生作业时间长短的因素很多,如教师的作业观念、作业设计能力、作业实施水平、学生的作业环境、作业习惯等,但是主要还是应该从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上来规划作业时间,尽量契合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笔者的课时作业设计数量一般在6~10题,保证70%的学生能在30分钟内完成。从控量提质的角度来获得学生心理的认同,提升学生对作业的责任感。
  3. 分层作业,让学生做“合适”的练习
  孔子曾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将人分为几类,充分注意到了人的差异与层次。心理学也建立起了“差异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个体在心理感觉和知觉的灵敏度、智力、知识范围、学习成绩、兴趣、态度以及其他种种不同的心理特征都存在程度不等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导致学习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根据班级中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设计分层作业供学生自由选择,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大有必要。
  根据题目的难度系数和学生的层次水平,笔者一般会在一份课时作业中设计“基础巩固”“能力进阶”“素养提升”等三个板块的分层作业。“基础巩固”紧扣书本基础知识设计,题目基本上改编自教材例题和作业题A组题,难度系数一般在 0.95 以上,练习的目的是厘清知识,夯实双基,目标是95%的学生能轻松完成;“能力进阶”主要改编自教材例题和作业题B、C组题,部分题目甄选、改编自浙江省各地的中考试题和模拟题,也有个别为原创题,立足能力立意,注重思维含量,突出基本数学思想,解法多元,彰显个性,难度系数一般在0.6以上,练习目的是夯实双基、提升四能,目标是80%的学生能保质完成;“素养提升”主要改编自书本探究活动、课题学习、阅读材料、选修内容等,部分题目选自全国各地中考真题,部分为原创题,低起点、宽入口、高落点,关注学习过程,重在迁移应用,难度系数一般在0.35以上,充分体现过程性学习理念,发展素养,目标是35%的学生能尝试独立思考,稍加点拨即可正确解答。
  当然分层作业中的分组是弹性的、递进的,不是固化的,教师会捕捉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并明确弹性分组的基本规则,让学生有自我改进的方向。学生在这样的作业机制下,学习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作业的兴趣及使命感。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