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新课标下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学困生的分析和转化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除了大部分汉族的学生以外,还要兼顾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如今的教学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英语学困生数量每年都在攀升。文章就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展开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学困生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学困生
  一、 引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背景下,许多高校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中英语学困生问题却一直存在,一些家长和教师为此感到头痛不已。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受到教学资源紧缺、经济发展落后和家长认识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中英语学困生频频出现。对这一课题深入研究,对培养学生英语兴趣,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来说意义重大。
  二、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成因
  (一)学生个人习惯问题
  和汉语学习相比,英语学习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学习积累,再加上一定的交际和习题练习,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而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学生的居住地距离学校都比较远,一般都是住校学习,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如此一来,学校无法有效约束学生的课余时间,而学生自身自制能力又薄弱。因此,在课余时间,大部分学生不会自觉进行英语学习,而若是完全凭借课堂所学的内容,很难取得理想成绩。
  (二)外部环境因素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因为经济方面的影响,导致师资队伍专业性不足、教育教学设备存在缺失。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中,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因此,教师力所能及的教学范畴只有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教学全面性不足。
  第二,少数民族地区中各个民族在聚居方面情况错综复杂,多民族聚居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平時的生活中,各个民族为了交流方便,都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沟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学习汉语都非常困难,更别说是英语。
  第三,部分的少数民族家庭都生活水平不高,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也较低,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重视性不足。还有部分家长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学生身上,对学生要求过于严苛,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心理负担过重,从而出现抵触心理,成为学困生中的一员。
  (三)心理方面因素
  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一般会使用方言,说普通话的次数少之又少。这一现状,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造成学生在口音和发音上都存在偏差。部分学生担心自己的英语口音会被教师和同学笑话,一到了讲英语的时候就刻意逃避。就算在英语学习中有困惑的地方,,学生也不敢寻求教师的解答。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英语上就会产生自卑感,甚至是讨厌英语,英语学困生由此出现。
  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未完全度过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寻求教师和家长的帮助,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当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不懂的问题时,学生会害怕遭到教师的训斥,而不去找教师解惑。长此以往,学生堆积的英语问题越来越多,英语成绩自然也就越来越差。
  三、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一)重视个性化英语学习策略指导
  在高中阶段,学生承担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英语学习的任务又重,对个性化英语学习策略指导进行强化,有利于学困生“解压脱困”,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部分学困生在学习英语上都尝试过各种学习方式,但是学习效果却不是很客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每个学习阶段中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式不适合当前学情。就像在医院中,患者生病的不同阶段没有采取较好的治疗方式一般。所以,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英语基础进行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的个性化英语学习方法。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去携手化解。对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交际策略和认知策略灵活运用,进行系统化加工。做到实践和策略的有机整合,并且在实践中,对自己学习的方法不断进行整理总结。在高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趋于成熟。鉴于此,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尝试引导学困生构建系统化蓝图,帮助学生明确知识框架。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个性化学习”教育理念,鼓励学困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反思。并且,在每次的周考、月考等考试结束之后,与学困生展开交流工作,共同去找出考试的错误所在,加以纠正。以短语、单词和语篇为入手点,对学困生加强训练,帮助学困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效。
  (二)加强心理疏导,采取情感教育策略
  高中英语学困生并不是先天的学习英语困难,他们只是对英语的认知存在偏差,再加上学习的方式不对,才导致自身成为学困生。英语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找出根本原因,把问题根治。所以,对学困生加强心理疏导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步。英语学困生在性格上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话少,不喜欢与人交流;另一种是性格急躁,活泼好动。而对学困生进行心理疏导,采取情感教育策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情感教育可以快速拉近师生之间距离,让教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教师若是对情感教育把控得当的话,可以有效激发学困生学习激情,培养学困生英语兴趣。
  第一,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为学生解决问题,架起与学困生沟通的心灵桥梁,从情感上感化学困生。教师应该放下自身包袱,像朋友一样和学困生相处,利用社交软件或者当面交流的方式和学困生进行互动。站在学生角度,加入学生中间,与他们展开各种交流讨论活动,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第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对学困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细致观察,避免过度呵斥、批评学困生。同时,教师要相信学困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积极鼓励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增强自信心。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学困生清楚了解自己当前的学习情况,刺激其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第三,教师应做到“一碗水端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心思比较细腻、敏感的学生,教师更要提起重视,耐心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摆正学习心态。第四,培养学困生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困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让学困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一则中明确指出: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学会从多个方面看待学困生,善于发现学困生优点,肯定、认可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早日脱困。第五,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让学困生时时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理念的转变
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探析江西省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学生的需求
浅谈英语学习输入/吸收/输出假设理论
英语学习的动机与激发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策略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知识拓展的必要性
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创新机制
适应高中历史新课标的高三复习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训练反思
浅谈新课标五个维度在高中英语(重大版)教材中的呈现
新课标背景下分层任务群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实践探究
新课标下多元评价在小学信息科技课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初二语文宋词跨学科教学设计与思考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