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科学教学活动的研讨与应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苟照荣 杨新卫
摘 要: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智力障碍儿童也不例外。科学活动从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出发,紧紧围绕活动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引导智力障碍儿童探索、理解、发现事物的一些变化,激发智力障碍儿童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同时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活动环境。这种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思考的教學形式,突出了智力障碍儿童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智力障碍儿童动手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智力障碍儿童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活动;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研究
一、 确定目标
第一次实践活动。笔者将活动目标设计为1. 从智力障碍的兴趣出发,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实践意识及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2.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思维能力及细心观察的能力。3. 乐意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培养智力障碍儿童对事物的比较能力。具体活动过程:先以谜语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萝卜》—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萝卜的外形—告诉孩子们吃萝卜的好处—试一试将切碎的萝卜放入清水中—再次引导孩子们观察萝卜有无变化(得出结论)—然后再取出萝卜水,往里面加一点碱面—引导孩子们观察(得出结论—萝卜水变什么颜色了)—再次取出萝卜水往里面加一点白醋—引导孩子们观察(得出结论—萝卜水变什么颜色了)—实验后请孩子们将萝卜水变化的颜色在记录表格中画下来。活动结束后,本教研组成员就这次《会变色的萝卜水》科学活动进行研讨、反思。
1. 活动的导入过于复杂。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思维长期处于直观形象阶段,缺少分析的综合能力,很难将已有的知识概念和表象结合起来。所以,当笔者以谜语的形式导入内容时,没能充分调动智力障碍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2. 实验材料用量要求不够精确。在活动中老师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在往变色的萝卜水里放碱面时,不能理解“一点点”是多少,他们只是用自己理解的“一点点”加入了碱面和白醋,影响了实验的准确性。其次智力障碍儿童的手指不灵活,对色彩不敏感,不能准确地将记录的颜色画下来,影响了与后续结果对比的活动。3. 活动材料准备得不充分。我将智力障碍儿童分成四人一组进行活动,结果在活动中,老师发现有一组智力障碍儿童几人不同先后地往萝卜水里加醋和碱面,给实验活动造成了混乱。
二、 改进课程设计
大家提出建议后,笔者重新调整了活动计划,修改了活动的一些细节。1. 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直接出示萝卜的实物,引起智力障碍儿童的好奇,激发他们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2. 在活动中明确实验材料用量,告诉孩子们往萝卜水加碱面时的一点点,就是像黄豆那么大一点,白醋倒一小勺就可以了。3. 增加了实验活动的用具,笔者将智力障碍儿童分成两人一组,规范了实验操作的次序,精确了活动的结果。4. 把智力障碍儿童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活动的结果,改为智力障碍儿童用粘贴不同颜色的卡纸块记录下活动的结果。在活动中,笔者改变了以往直接演示的做法,只是告诉孩子们具体操作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去观察,去比较萝卜水里加入碱面和加入白醋后颜色的变化的不同。
活动结束后,笔者又和其他老师一起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了研讨和反思。
1. 科学活动应留给智力障碍儿童足够的思考空间。在活动过程中可以看出,虽然智力障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最终他们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找到答案,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但是在活动中为了能让活动按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顺利地进行下去,笔者给予孩子们过多的指导,这种指导干涉了孩子们的探索活动。智力障碍儿童虽然智力低于同龄儿童,但是他们同样会对实践活动产生兴趣,所以,在活动中应考虑到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的需要,无论是指导还是提问设计,都应设计的富有启发性,应留给他们足够的思索空间,真正地把智力障碍儿童当做活动主体,让他们自己思索,寻找答案。
2. 活动过程中应鼓励智力障碍儿童自己大胆尝试。在实验活动中,虽然笔者的鼓励能提升智力障碍儿童开展尝试活动的兴趣,并在尝试活动中有新发现。但如果让孩子们采用相互结伴、共同商量、分工协作等方法去比较萝卜水里加入碱面和白醋,颜色变化的不同,这样更能激发智力障碍儿童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只有这样,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才能成了真正的发现者、探索者,既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一种根深蒂固的探究需要,同时也可以促使孩子在合作交流中互相激励,共同发展,而且通过实验操作,也提高了他们对事物的比较能力。
3. 重视分享,讨论操作的结果。智力障碍儿童在实验活动后,我又组织他们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讨论并分享实验的结果。虽然他们讨论的结果不很完善,但是这个活动过程不仅再次激发了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使智力障碍儿童的科学素质得到了初步培养。
三、 优化活动方案
在大家的两次研讨后,笔者经过再次认真思考、集思广益后,又重新设计了实验的计划,在活动中改变了以往直接演示的做法,只是告诉孩子们实验具体操作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去观察,去比较,加入碱面和加入白醋的萝卜水颜色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并在延伸活动中把孩子们分成两组做化学小魔术《会变颜色的水》,一组智力障碍儿童自己往杯子里放入碱面,然后把萝卜水倒入杯子中,萝卜水会变成绿色的,另一组则在杯子里加上白醋然后将萝卜水倒入杯中,这时萝卜水又变成红色的了。魔术活动后,孩子高兴地举着手里杯子,激动地对老师说“老师,快看,变颜色了,绿色呦”“老师我的是红色的呦”,孩子们相互鼓励着“你真棒”。魔术活动将孩子们进行科学活动的兴趣提到极点,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享受了探索、发现的乐趣,也促进他们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活动结束后,笔者和其他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研讨和反思。
1. 此次科学活动从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出发,活动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让孩子做活动的主人,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找到新的发现。有实践才有创造,,有疑问才有发现,这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欲望,而且操作难度适宜智力障碍儿童,从简到难,层层递进,既引发智力障碍儿童积极思维的能动性,又有机推动智力障碍儿童科学活动的进程。同时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活动环境,这种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思考的教学形式,突出了智力障碍儿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智力障碍儿童动手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