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作者:孔祥辉 字数:2674 点击:
摘要:作为义务阶段的重要课程构成部分,数学对学生的能力以及思维培养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根据现阶段的形成教学目标要求,将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已经成为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对此本文将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氛围等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89-01
引言: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严密性的学科,所以想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思维能力培养的要点,在思考能力之下实现对数学问题或知识的有效推理,才能结合工作实践要求,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教师的培养之下卓见成效。
1.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从数学推理、想象、创新等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学好数学知识,由此为数学课程深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重培养,数学课程教学质量也由此提升。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还需要养成良好的课程学习习惯,具备数学学习兴趣,才能保证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并主动探索并研究分析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学生的思维认知与逻辑推理能力得以加强,由此小学生能在数学知识学习期间获得快乐与动力,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是十分关键的。
2.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2.1 合理设置数学问题内容培养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数学接触相对来讲较为薄弱,对于数学知识归纳以及总结能力较差。学生不擅长将自己的思维活动组织与管控,常常出现思维跳跃或认知偏差等情况。所以数学教师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的课程教学期间,备课期间合理设置问题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学生经过数学教师的引导,也能最大限度的参与课程学习制作上,经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数学问题,始终保持思维活跃。通常数学教师都会在详细讲解完数学知识之后,都会利用设问的形式问学生“对吗?”“是不是?”诸如此类。学生在教师如此指导之下未能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很多数学问题学生都不能正确回答。所以数学教师需要善于并合理的提问,旨在数学问题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与分析数学知识的能力,实现个人逻辑思维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在讲解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期间,在课程讲解初期,可以提出简单的问题“五加三乘以二等于多少呢?”简单的数学问题讨论,部分学生会将题目中有加法有乘法,要先算乘法。而部分学生对于乘法运算也有自己的观念,经过对题目中的要点内容探究,学生掌握数学加减乘除运算的要点,后期教师的课程内容导入效果也由此加强。
2.2 重视对学生数学兴趣培养,调动学生思维
学生具备良好的课程学习兴趣,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也能加强。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之下获得良好的数学课程学习体验,之后学生也能保持积极主动思考的数学学习态度,在知识学习期间发现问题,也能敢想敢言。一般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期间,由于没有思考问题的兴趣不敢发表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看法。教师一般会将数学问题层层设置,讲解内容都是连贯性、系统性的,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都是紧随着教师走,学生未能获得积极的思考与利用知识的空间,也不能将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为了克服以往传统课程教学的弊端问题,教师可以在课程讲解期间,如从三角板拼角的课程讲解期间,教师首先是询问钝角、锐角的区别以及绘画方法是什么?要求利用展示平台将各种角度展示出来。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所绘制的角度,并让学生思考两个三角尺可以拼成的角度有哪几种?经过分组练习与学习讨论,学生也会产生良好的数学课程学习兴趣。
2.3 理清小学生各阶段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目标
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课程教学期间的目标有所不同,在低年级的学生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应认识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具体、形象事物的思考。教师可以从应用题讲解期间,如“一个芭比娃娃是29.8¥,一只毛绒小兔是12.4¥,小伟有40¥,买这两个玩具够吗?”学生在思考该问题期间,可以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数学问题核心要点明确,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或实际图片的辅助引导,小学生也能在看图理解与处理分析,低年级学生的看图理解能力也由此提升。
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该阶段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对于末尾有零的数学知识讲解,学生掌握运算法则,计算方式方法可以尽可能的简便利用,使用多样化的数学讲解形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在良好数学目标的建立之下,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能够得到共同提升。
2.4 创建教学情境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创建数学教学情境,是要求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思维引导之下,对于数学课程学习的参与程度也由此提升。在开始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常识、电视介节目、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课程导入,比方说使用脑筋急转弯、谜语的形式,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观察生活,学生在情境之中能够获得思维提升的机会,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放开学习思路转换课程学习形式,经过情境教学模式的培养与引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2.5 通过动手实践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实践应用意义,学生在课堂之中将数学知识运用过程体会,在课堂之中学生经过动手操作,也能够获得更为深刻的探索发现的效果。对于时间刻度、指针等知识学习期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钟表,让学生手动调试时间,了解指针的转动方向与基本频率,这样在对此单位知识内容学习期间,经过课堂实践操作,个人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学生也能深度开展知识学习或课程探究。
3.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同的教学情境、问题设置等活动中得到培养。从小学阶段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后期的学生高年级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耀忠.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26):44-44.
[2]于春华.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18):63-63.
[3]刘旱妹.浅谈小学数学课堂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