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线上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广大学生需要在线学习,教师需要在线教学,结合本地区的专业地理师资力量,开发符合要求的区域地理课程资源,为广大地理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参考。疫情期间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将课程资源应用于实践,文章主要研究线上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实施的模式,根据实践及反馈,不断提高线上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线上课程;资源开发;应用实践
一、 研究背景
在线教育蓬勃发展,教育与新兴技术融合,教育场景、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创新,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将带来很多新兴技术与教育融合,给教育带来无限可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战疫期间,全国学校停课,但是停课不停学,广大学生需要在线学习,教师需要在线教学,使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线上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结构重组,体现线上学习思想。同时在疫情期间,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及人地协调观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是最先开展教育技术信息化的国家,早在1996年,美国就启动了第一个教育技术计划,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技术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素养的培养。同时,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和慕课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线教育中广泛兴起,并且对相关在线课程进行一定的研究。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已经建立起一定规模(超过5000节)和区域特色的微课资源学习库,江苏省常州市主办了“青果在线”向全市师生开放。2020年2月17日,疫情期间,教育部表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正式开通,该平台服务经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将覆盖全国近1.8亿中小学生,免费使用。为了保证学生在线学习网络的畅通,工信部部署百度、阿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宿、华为等企业全面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可供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使用。
通过在中国知网的检索,以“在线教育”作为主题搜索,查到相关文献6423篇,以“微课”或“慕课”为主题搜索到相关文献45183篇,与“微课开发”相关的文献728篇,“地理微课”244篇,“在线课程资源应用”303篇。总体来看,自2014年起,相关文献迅速增长,在线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课、慕课、在线教育、翻转课堂、“互联网+”、教学方式、商业模式等研究,涵盖了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行业研究等多方面,但是地理在线教育,尤其是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及实践案例还比较稀缺,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三、 资源开发过程
(一)线上集体备课,调用区内优质教学资源
因为本校是城乡结合学校,师资条件有限,集体备课存在困难。笔者通过区中心组联系区内其他优秀教师进行线上集体备课,合理分工,搜集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及微课教学资源,并面向全区共享教学资源。本课程由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广州市花都区长岗中学及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九潭中学集体备课完成,结合各位教师的教学特色,互相借鉴学习,同时发挥各自优势使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达到最优。
(二)汇集优质资源,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注意原创
每堂课包括1个微课5~10分钟,同时设计课堂自主学习内容,课堂探究问题,课堂练习及作业。教学视频内容采用录屏或者录像教学方式,录制课件,采用Camtasia Studio,爱剪辑等软件进行后期编辑,生成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教学视频控制好时间长度,现在是快节奏时代,好比微博、抖音短视频等深受学生欢迎,内容少,时长短,追求快捷精炼。学生课程多,疑问多,如果微课时间过长,会压缩师生互动时间。微课视频时长控制在五分钟左右最为理想。微课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接受程度,提前精心设计制作。
按照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前期由备课组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课件包含视频、文字、地图、示意图等素材,内容充实且形式多样,资料来源可以来自微博、微信公共号、知乎公众号、学科网,教育部“一师一优课”平台,百度文库等等,发挥线上教学多媒体优势,吸引学生兴趣。但是地理学科要注意地图规范性和知识严谨性。目前已经开发完成八年级下册全部课程资源,每一节课配套1~3个微课资源及对应学案、作业练习。并且通过区地理中心组向全区地理教师推广共享,配合广州市线上课程资源,可以为全区八年级地理教学提供参考。已经上线万课网()并应用,目前点击量突破一万一千次。
四、 教学过程与模式
1. 教学过程一般采用“课堂导入——视频学习——自主学习——活动探究——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及考试”的形式进行。
以“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课为例:
(1)課堂引入:复习东北三省自然特征,东北三省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2)微课学习《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片段节选:介绍北大荒一词的由来和开垦历史,北大荒一词来自“大荒”最早见于《山海经》,说明它是人迹罕至的莽莽荒野,20世纪50~70年代,大批复原专业军人、农民、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到北大荒进行垦殖,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这里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通过前辈艰苦奋斗的历史,也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
湿地的保护:三江平原经过半个世纪的农业开发,自然湿地面积大规模减少,介绍湿地概念及湿地的重要作用,湿地面积减少导致湿地涵养水源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为了保护湿地,恢复生态,1999年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到2002年,已经建立起兴凯湖、洪湖、三江自然保护区三个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在国际上占据极高的地位。通过农业与湿地保护的关系,分析农业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通过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设计学案,完成学案基础练习,可以点名也可以学生主动将习题答案发到群里进行讨论,可以拍照上传,也可以在线共享文档形式,教师进行现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