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明礼诚信分层德育的体系建构及实施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庄松辉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0期
摘 要:在国家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基于学校德育特色的实践条件,实施基于明礼诚信分层德育的体系内容及实施策略,丰富学校的德育内容,创新学校的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学生言行品行优化,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明礼诚信;分层德育;体系建构及实施;立德树人
一、 基于明礼诚信分层德育体系建构的背景
(一)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德育建设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方法,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地实施必须结合不同学段的学生实际进行分层德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指出:“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从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出发循序渐进,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按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
(二) 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实践基础
城东中学地处市区和农村接合部,学生来源大部分是郊区农村,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外来工家庭,学生的礼仪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失、价值观混沌。作为福建省44所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之一的示范性学校,培育学生明礼诚信的品行,落实“立德树人”学校教育的目标,更是学校德育建设的根本任务。2002年,学校申请承担了以行为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福建省青少年道德教育课题《明礼诚信》子课题,2010年该课题荣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近年来,我校继续深化明礼诚信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完善的分层德育体系,在该专项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探索出中学生明礼诚信的品德培养机制和校园德育工作创新机制。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完善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体系,以明礼诚信为着力点的“立德树人”分层德育的体系建构及实施应运而生。
二、 明礼诚信分层德育体系的育人目标
(一) 我校明礼诚信分层德育体系的现实条件
由于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素质不高,在入学初期,经常可以听到初一、高一刚入校的新生不雅的言语。也经常看到他们不雅的行为,还经常发现学生存在着不诚信的行为,如,学生向家长、向老师撒谎,承诺的事情不能及时完成等。诸如以上言行失礼,诚信缺位的现象,引起我校的高度关注。学校通过调查研究,实施基于明礼诚信的分层德育,构建分层德育的育人体系,追寻更高的德育目标就此落地。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分层德育具体目标的设立
2018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得到了全面而清晰的表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进行表述。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和习近平总书记阐明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三个维度,学校立足于多年的德育教育的实践和经验,采用分层德育的方法提炼出基于明礼诚信的“立德树人”具体目标。
(三) 分層德育的目标
总目标是:通过系列道德教育,促使学生个体德行不断优化。具体分层目标是:初一、高一起始年段,以“明礼诚信”教育为主线,经过系列教育,,达到学生个体懂礼知信友善的私德;初二、高二中间年段,以“明礼诚信”教育为主线,经过系列教育,达到学生群体明礼守信行事公正的公德;初三、高三毕业年段,以“明礼诚信”为主线,经过系列教育,达到学生个体群体具有敬礼敬信,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大德。
三、 基于明礼诚信的分层德育体系建构
(一) 礼信道德的涵义
礼:《说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礼是一种恭敬心,礼敬是礼的内核。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礼就是做事的准则。《礼记》“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品行修整而言行一致,就是礼的实质。信:《说文解字》“信,诚也。”《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信,言论诚实,言行真实不虚伪。道:金文中的“道”字由表示头颅的“首”字形和与运动相关的“行”字形组成。许慎《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首者,行所达也。”由此可见,“道”的原义是一条人们行走的通达大道。德:《说文解字》“德,行有所得也。”《释名·释言》“德,得也,得事宜也。”“德”字无论是从象形还是从会意上看,都与“心”密不可分,它强调的是个体对“道”的内在体悟和主观期待。“道德”即是对“道”的体悟和理解而有所得。由以上解释可以看出,礼信道德的理想是言行品行走向通达大道。而基于明礼诚信分层德育构建实施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言行品行走向通达大道,从而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