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谈计算机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

作者:胡文新 字数:2711  点击: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技校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而言,它与其他传统科目不同,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技校生的生源也日趋复杂,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很大。基于这些特点,笔者学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在确保教学进度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素质差异,实施有差别的分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准确定位技校的计算机教学

技校计算机教学如何定位,事实上就是技校计算机课程如何设置,因为课程的设置决定了教学的定位,不少计算机教学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是:技校计算机专业要不要开设语言课和计算机最底层的技术原理课,如C语言和数据结构等;要不要讲授一些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原理课,如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等,如果开,应该占多大比例,如果不开,技校的计算机又应开设什么课程。

站在学科的角度应该开设原理课,让学生对计算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开设语言课则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站在技校学生的角度和实用的角度则主张不设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原理课程。因为技校学生培养的方向是应用型人才,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另外受技校生源限制,技校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他们开设这些课程往往起不到"授之以渔"的效果。所以,在开设课程的问题上、在计算机教学如何准确定位的问题上我比较认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对知识的看法: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那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自然应考虑哪些课程对学生比较有价值,而非课程本身的价值。

首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所开设的课程应该能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创造力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来,只有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其次,课程设置要考虑实用,就是怎么样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到工作上。比如,计算机文化基础能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的能力;能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知识;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的使用等有关知识,这些对于今后日常事务的处理能有一定帮助,也是让学生对计算机入门的一门最简单易学的课程,所以这门课在技校中一般作为一门公共课来开设。在营销专业中,考虑到学生将来可能会涉足营销策划、广告策划等行业,就需要掌握一些图像处理技术,鉴于此,在营销专业中开设类似Photoshop、Flash等课程。正是由于技校是面向就业,我们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定位时不得不考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就如一个商店,必须考虑顾客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这个商店有多少货物,只有了解了市场的需求,才能科学的设置计算机课程。

2 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法,即针对班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优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它克服了传统教学内容、要求、方法同步化带来的种种弊端,保证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适方向,制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会学习。

3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学生分层。准确把握学生现状,合理划分层次,是搞好分层教学的重点所在。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考学生的理解能力、钻研能力、自学动手能力、接受与学习知识的快慢速度等综合能力,把学生按优秀、中等、滞后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是较聪明和家里已有电脑的,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已掌握较多的学生,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课堂内容;b组学生是在初中阶段有一定电脑知识,自学动手能力、接受能力较一般的;c组是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不是长期固定的,而是可升级的(没有降级)。同时,要使学生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分组目的,防止出现优秀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自暴自弃等不良现象。

2、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还要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准确、恰当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对a组学生来说,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之上要进一步发挥其特长及个性,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对b组学生,则在掌握基础知识情况下开发其学习能力;对c组滞后生,则敦促其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

3、上机操作练习分层。上机操作课,对各层次的学生,应提出难易不同的训练目标。对于a组优等生上机操作时,教师要指导他们熟练、准确地完成实习秀、中等、滞后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是较聪明和家里已有电脑的,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已掌握较多的学生,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课堂内容;b组学生是在初中阶段有一定电脑知识,自学动手能力、接受能力较一般的;c组是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不是长期固定的,而是可升级的(没有降级)。同时,要使学生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分组目的,防止出现优秀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自暴自弃等不良现象。

4、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还要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准确、恰当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对a组学生来说,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之上要进一步发挥其特长及个性,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对b组学生,则在掌握基础知识情况下开发其学习能力;对c组滞后生,则敦促其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

5、上机操作练习分层。上机操作课,对各层次的学生,应提出难易不同的训练目标。对于a组优等生上机操作时,教师要指导他们熟练、准确地完成实习实际情况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以情感教学为前提,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分类教学目标为评价依据,有效地克服了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研究计算机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综合操作动手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走进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探析激励管理模式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析
小议档案管理在水利管理与发展中的作用
浅议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红楼梦》中的礼仪分析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中的政府职责
浅析微信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论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浅析企业危机公关中的道德因素
刑事执行在国际刑法中的缺位
竹、陶瓷、等传统材料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权变管理理论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