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ESP体裁教学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张亚楠 字数:6136  点击:

摘 要:体裁教学法是以体裁分析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本文将ESP体裁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去,将课堂教学分成了五个阶段,,将语境分析、体裁分析、语言分析、课堂讨论与课下练习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逻辑性、趣味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从而弥补了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ESP体裁分析;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美国高校FLAC项目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启示”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4-qn-608。

1 ESP体裁教学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approach)是一种将体裁分析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际的新的教学方法。体裁分析法有三大主要流派,不同流派的教学法也各有侧重。

1.1 体裁分析法的主要流派

1.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体裁教学法。该学派认为专门用途英语的各种语篇,不论是口语的还是书面语的,都从属于某个特定的交际事件,都有特定的交际目的和受众,因此在语篇结构、文体风格、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特定的体裁特征。该流派的学者通过对专门用途英语的语篇进行体裁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语篇布局的机制及其文体特征。

2. 新修辞学派(New Rhetoric)的体裁教学法。这一学派不把体裁的结构形式作为研究重点,而是从体裁形成的社会情景角度出发,重点分析语篇生成和应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和目的。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和从事某一职业的新人了解特定体裁的社会功能及其使用场合(Hyon,1996)。

3. 澳大利亚学派(Australia Schoo1)的体裁教学法主要用于中小学和成人教育的语言教学中。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就创建了“文化教育研究网络”,目的是在中、小学推行一种写作教学法,比如围绕报告、阐释、讨论和说明等交际事件开展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计划要求的各类体裁的写作能力。

1.2 ESP体裁教学法

1. 体裁的定义

ESP学派的V. K.Bhatia教授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体裁分析法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Bhatia 1993:l3-16):(1)体裁是一种在特定的职业或学术范围中经常出现的、可辨认的交际事件,并具有被该社团确认和理解的一套交际目的;(2)体裁大多是结构独特并且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3)不同的体裁对文章的意图、角度、形式及功能价值都有各自的限制;(4)尽管体裁有其限制性,内行人仍然可以在公认的交际目的框架内传递个人意图。

2.体裁教学法教学步骤

Bhatia教授认为体裁教学可以划分为以下7个阶段:(1)对体裁进行情景分析。读者选择一篇能代表某种体裁类型的文章,利用自己的经验、文章的内在线索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来把握文章特定的使用场景。(2)资料收集。查阅文章所属体裁,进行该体裁的语言分析,总结此类文章体裁分析的方法及理论,制作针对本体裁使用者的各种手册及指导书,明确本体裁使用者的社会结构、相互交往、历史信念及未来目标。(3)确认体裁的使用场景,明确该体裁的作者、读者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目标;体裁使用者的历史、社会文化、哲学和职业背景;追溯该体裁的渊源;明确该体裁的要旨。(4)选择范本。精心选则一长篇的典型文章进行详细分析,随意挑选数篇文章进行浏览,选不同特色的文章进行综合分析。(5)分析体裁的规约性。包括该体裁所使用的系统和方法、制约该体裁语言的社会、文化及学术规则。(6)语言层面分析。包括以下三个层面:词汇/语法特征、文本特征和结构特征。(7)专家咨询。咨询经常使用该体裁的专业人士,以验证并完善个人看法。

ESP流派的体裁教学法虽可分为以上的七个阶段,但不一定每次分析都必须完全做完这七个步骤,可以选择其中的若干步骤,这可以根据分析目的、分析要点,以及已经获得的有关背景知识的多少来定。

2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高校英语教学明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显然,大纲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第一位。大纲对语言技能的具体要求既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又适应我国实际情况。自从新大纲的颁布和执行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1 教学方法落后

我们现有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缺陷,尤其是阅读教学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呈现自下而上的知识性阅读趋势,授课的重点仍然放在字、词、句的解释上面。这样的学习下来,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点,对语篇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字面,根本谈不上培养了语言的应用能力。

2.2 学生积极性不高

应试教育下,不少学生因考试压力大,上英语课只认几个生词和语言点,想当然地认为老师对语篇的深入剖析毫无用处,纯粹是浪费时间。这一现象在四级教学中尤为突出。许多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的课堂空空如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已经没有耐心去配合教师学习课本中的内容了。他们几乎全部的英语学习时间都花在四、六级题海战了。结果时,四、六级考试成绩不理想,英语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也没有提高。由此可见,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对英语学习者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改进目前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而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

2.3 课堂互动不足

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多数采用自上而下,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再加上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一些缺陷,比如教学进度紧,课时有限,课堂采用大班授课等等,无法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学习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3 ESP体裁教学法的应用

ESP体裁分析法将阅读教学过程视为社会交际过程,注重文章的语篇认知模式分析,认为每一个专业领域的语篇体裁都有其固定的结构和特点。教师可为学生总结出可遵循的规律以及可借鉴的语篇体裁模式,从而为学生开辟捷径,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学生熟练地掌握语篇体裁模式以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创造出更多形式的语篇,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和提高。

3.1 ESP体裁教学阶段划分

根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ESP的体裁分析理论为基础,本研究认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语境分析。

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语篇是社会情景的一部分,社会情景对体裁模式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情景的特征、参与者的身份、目的、意图对语篇体裁具有高度的制约性和规定性。因此,教师必须把和体裁有关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等约定俗成的知识全面介绍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该语篇所反映的是什么样的社会行为,交际目的是什么,语言使用者和受众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相关语境因素,为接下来的体裁认知结构分析和语篇内的语言特征分析打下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体裁分析。

因为体裁分析法的重点之一就是从不同体裁的特殊结构出发,让学生了解此类文章的程序和特点。可以说,分析文章的体裁认知结构特点是这一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需要指出的是,某一篇或者某一类体裁的结构重点在于其认知结构,而非形式结构。只有把握了认知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语篇。一定要避免对形式结构的强调,那样只会舍本逐末,不能真正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篇认知能力。

第三阶段:语言分析。

所有的语篇,无论交际目的是什么,都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呈现出来。这就决定着,对语篇内部的词汇分析、语法分析、修辞分析等是必要的。但是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陷入只分析词汇、语法的老路子上去。一定要与语篇的语境特征相结合。否则的话,又会回到枯燥、乏味的语言分析老路子上去。学生的兴趣一旦缺失,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第四阶段:集体讨论加个人反思。

小组讨论的形式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大小及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等情况,选择提问式(questioning techniques)、嵌入式(involvement techniques)、反馈式(feedback techniques)、复习式(review techniques)或学生互助式(pupil-supportive techniques)。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学生的参与很重要。这样可以避免老师一味讲,学生被迫听的尴尬局面。更重要的在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加深印象,提高认识。

该阶段改变了教师垄断课堂的角色,而这一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使他们得以把课堂知识切实领会、消化、应用,从而变为自己的知识。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放弃“知识传输者”(giver of knowledge)的权威地位,成为积极胁作的“提供便利者”(facilitator)或“协助者”(helper)。

第五阶段:练习巩固。

这一教学过程不同于以上四个方面,因为它也是传统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彻底发挥ESP体裁教学法的优势,就必须对这一过程进行改革。而长期沿用的练习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效果不甚理想。

目前,学生的阅读理解练习大多采用多项选择(multiple choice)、开放式问题(open questions)、正误判断(true/false)以及寻找主题句(topic sentences identification)等形式。据George S. Murdoch教授的分析(Murdoch 1986:9-12),它们各有缺陷:多项选择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回答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从原文照搬句子;正误判断只能检验学生对文章大意的了解;如果学生不能彻底理解主题句所传递的信息,并把它和整篇文章的阐述策略及结构联系起来,所找的主题句就无价值可言。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应该能够充分理解原文、提取所需信息并融合于以往的知识,还能够把所获知识传递给他人。

3.2 举例分析

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文章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 作为阅读材料为例。

第一阶段:首先引导学生注意该语篇相关的语境知识,即相关的作者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这会积极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该文章。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查找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以及文章的创作年代等背景信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的科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霍金对“科学”这一话题的探讨显然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其身份和知名度无形中会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从创作背景上来讲,该文章创作于1993年,当时整个社会重视物质和金钱,很多人对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是于己无关、冷漠对待。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霍金创作的这篇文章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上述的分析会使得学生对该文章有更大的阅读兴趣。

第二阶段:从文章的体裁特征入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体裁结构的划分。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exposition)。此类文章的逻辑结构一般是:1)陈述观点;2)提出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总结全文。据此分析这篇文章,可以将文章结构划分为对应的三部分。即1)霍金提出自己的观点:公众应当对科学有最基本的认识,从而对生活中的事物做出英明的判断;2) 提出问题:怎样做才能使公众对科学有最基本的认识呢?A 加强学校教育;B 科普知识应该简明扼要,取消复杂的公示表格,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取代; C 运用媒体作为有效传播科普知识的途径,比如电视、网络等。3)总结全文:每个人都应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科学,了解科学。

第三阶段:着眼点在文章的词汇、语法等特点上的分析。比如:文章中长句的频繁使用,被动语态的使用,以及大量书面语的使用等。告诉学生这些词汇、语言的使用是受该语篇的语境特征和体裁特征制约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使用的。该文章的主题决定了文章的文体风格是正式文体,于是词汇要使用书面语。正式程度越高的文章长句的使用会越多,被动语态的使用也会越多。这些即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该语篇,也有助于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使用更加合乎规范的、地道的语言来。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单词和习惯表达进行解释和练习。练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采用上面提到的练习活动,比如:运用所学的单词、短语回答文章相关的问题;又可以是扩展练习,比如段落排序练习等。

第四阶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霍金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来,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更能帮助他们提高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阶段:课后巩固。了解说明文的体裁特点,并据此用英文写一篇不少于150个单词的作文。作文题目不限,但是要体现说明文这一体裁的逻辑结构。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能写出一篇不错的说明文。而课后巩固的这一过程会帮助学生加深对该体裁的了解。

4 结语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ESP体裁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语篇体裁类型可以灵活使用。教学中的各个阶段不是线型排列的,而是一个相互交叉、相互包含的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ESP体裁教学法是改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途经。与此同时,该方法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教师不再是垄断课堂的“独裁者”,而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答疑者。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取,从而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ESP体裁教学法体现了逻辑性、趣味性、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Bhatia V. 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M].London Longman,1993.

[2]Hyon, Sunny. Genre in three traditions: Implication for ESL [J].TESOL Quarterly,1996, 30/4: 693-722.

[3]Murdoch G. S. A More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J].English Teaching Forum,January 1986:9-15.

[4]丁建新. 体裁分析的传统与前沿[A]. 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新论[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方琰. 浅谈语类[J].外国语,1998,(1):17-22.

[6]苗兴伟. 语篇分析的进展与前沿[A]. 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新论[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7]朱永生. 语境动态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钳工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对策
高职《基础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课程设计与实施
浅议怎样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小学体育课中
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现状探析
篮球选项课“乐趣化”教学法实验研究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逻辑思维训练
中式英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及对策
循证护理联合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探讨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兴趣教学法”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协同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模式设计
艺术类院校舞蹈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策略与对策之浅见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