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教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作者:马腾 字数:3577 点击:
[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中国提出了“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独立运作、教体分离、自成体系的运动员培养体系。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运动员因受教育不足等问题,中国提出了“体教结合”的理念。虽然“体教结合”衍生出了多种模式,缓解了一些矛盾的激化,但是竞技体育仍然没有与整个体育大系统以及整个教育环境融为一体。为了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同时推动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国家提出了“体教融合”的理念,并得到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基础教育;互联网;体教融合
一、小学体育教师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学体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小学体育课程提供更多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改善教学环境、更新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学手段等。
(一)创造优秀的体育教学环境
伴随“互联网+”时期的降临,网络的引入为小学体育课程提供了新的契机,使得传统的教学环境变得更加活泼、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习氛围更加丰富多彩。但是,随着网络软件的普及,教学方法变得多种多样。由于使用图像、文本、动漫和录像等各种应用软件,学习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动作原理和运动力学原理,对体育课程有更清晰和直观的理解。
(二)完善小学体育教学手段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尚未掌握体育教学的核心要领。此外,由于某些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们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来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使教学方法更加先进和人性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化的教学方法已经变成小学体育教学中最有效的方式,使得体育运动教学更加规范化,教学手段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尤其是在排球、足球、篮球、运动等项目上,规范化的教学方法更是必不可少,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强化体育教师职业责任
“健康中国”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对于实现全民健康具有极大的意义。实现全民健康,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特别是体育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并以身作则,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青少年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的职业责任更加重大。吴键教授强调,学校的职责是确保孩子获得必要、科学、规范的身体教育,而设计有效的锻炼计划和施加适当的负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健康中国”的建立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职责,既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责任。
二、“互联网+”时代小学体育教师教学面临的挑战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重点和关键在于教授动作示范和讲解。这一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单向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互联网+”时代,教学方法需要发生重大变化,将学生作为学习的核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让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并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一)常规的单一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老师和学员双方的交互是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关键问题,“互联网+”可以帮助老师和学员建立联系,促进互动式沟通,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较为见效的方式。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缺乏自我约束和调整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提供指导和监督。传统体育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并改变相处模式,只有通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互联网+”增强教师相互之间的沟通,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盲点,并加强信息沟通,才能在良好的互动模式下取得成功,提高教学效果。
(二)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进行提升
小学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从思维发展和认知习惯的角度来看,他们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学习习惯和兴趣培养尤为重要。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根据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将会大大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重视的是学校与教学大纲制定的计划,这种模式只能保证教师的有效教学,而不能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这并不是教师所追求的真正有效的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依据他们的差异,按照他们的认知规律,正确地掌握和详细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确定他们的学习目标。了解具体情况后,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实施,使教学更加有效。教学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就像治病一样,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并且耐心地引导学生,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发挥潜能。
教师应当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学中的规定,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模式下的多种资源,将其融合到实际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制订出最符合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因为,每位老师都有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技巧,他们的教育背景、授课经验和观念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追求进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教师应该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通过反馈和评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三)在“互联网+”时代,利用IT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常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IT和计算机应用变得越来越普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甚至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由于信息量巨大,各种信息混杂在一起,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在信息化的教学中,要建立合理的老师交互,让教学最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中小学体育教师是未来中小学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柱,他们不仅要传递身体健康意识,还要将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形成科学良好的生存学习方式。《纲要》的实施,不仅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体质,更需要中小学体育教师深入研究,以便让学生真正健康成长,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在未来的健康教学中,中小学体育教师将充当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健康课程,他们能够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达到《中国卫生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我们不但要努力提升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要让中小学体育教师了解健康教育,以确保学生能够身体健康,达到“健康中国”建设工程的宏伟目标。
(四)社会环境、条件制约对学校体育的开展所产生的冲击
尽管国家规定每个学校必须开设全部体育运动课程,但在我们所在的地区,由于条件匮乏,尤其是师资缺口,这一规定可能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当地体育培训中,领导多次提及这一问题,理由可能有场地狭小、体育器材匮乏等,但最根本的问题却是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在当地面积较大的一个小学,一到六年级有五十个班,每周就有200节课,而这所小学的体育教师数量仅有十人,一般他们一周要上20节课,这让人难以想象,每位教师的压力也不小。
结 语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学校体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机会,并努力思索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并牢牢把握当前良好的政策形势,从而为学校体育工作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开设体育课程、推行阳光体育活动,以及每天保持运动一小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行为。让他们在学校里享受快乐的学习环境,身心健康地成长,让“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民心,每天锻炼一小时,身体快乐一辈子,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贾三刚,张泽宇.体教融合背景下山西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3,38(01):75-80.
[2]王德政,李斌.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现实审视及应对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3(02):95-103.
[3]邓子民,王舜.我国体教融合政策协同度量化分析——基于1993—2022年出台的34份体教融合政策文本[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2):51-57.
[4]杨硕.体教融合赋能乡村教育研究[J].中国果树,2023(0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