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注重动手操作 优化概念教学

作者:廖水卿 字数:2100  点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115-01

小学数学是一个前后连贯的体系,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概念教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且有些教师在概念教学时教法比较单一、机械,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概念,他们在学习概念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操作活动,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

1.在动手操作中引出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待自己成功,期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而数学概念尤其枯燥,所以,教师要消除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枯燥感,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知识”时,我先让学生用4根一样长的小棒摆出学过的正方形,接着让学生拿走一根小棒,用剩下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然后让学生从摆好的三角形里任意拿走一根小棒,剩下的图形就是这节课要认识的平面图形——角,从而揭示课题,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学生已认识的三角形中引出角,不仅较好地把握了学生原有知识的起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概念

在整个小学阶段,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性和不稳定性。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充分让学生经历猜测、推理、操作、验证等思维过程,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帮助学生抽象、概括所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和4条边的特征,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动手操作验证,学生通过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这样,把静止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学生操作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初步感悟研究图形特征的方法,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3.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概念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所以教师在概念教学时要注重动手操作活动。我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三角形和正方形,(1)用7根小棒摆三角形,能摆2个,还剩1根小棒,再用8根小棒摆三角形,能摆2个,还剩2根小棒;(2)分别用9根、10根、11根小棒摆正方形,能摆2个正方形,分别还剩1根、2根、3根小棒。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以运动感觉和视觉感觉的直观形象感到“余数”的存在,并且余数比除数小。

4.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概念

动手操作是思维的启动按钮,操作活动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通过操作活动,可以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可以降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概念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概念。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中“平方分米”时,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1)通过操作激发矛盾。先让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去量课桌面的大小,让学生领悟到虽然能量出桌面的大小,但由于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小操作很麻烦,从而形成数学中的矛盾,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2)通过操作建立新概念。当学生急于寻求度量桌面面积的新方法时,教师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找单位间的关系上来。启发:“当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时,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如果把正方形的边长改长一点改为1分米,则它的面积是多少呢?”引导学生“创造”出新的面积单位一平方分米。(3)通过操作应用理解。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新发现的面积单位,剪一个"1平方分米”大小的纸片,然后用这个面积单位去量桌面的面积。这个环节,解决了第一层次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感知了桌面的面积大小,也提高了操作能力,真正理解“平方分米”这个概念。

5.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概念

数学概念的巩固过程,就是识记概念与保持概念的过程,也就是加深理解与灵活运用的过程。我们在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应用中巩固所学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学生已经动手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我设计了以下2道动手操作题:(1)画一画:分别根据给出的一条线段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2)剪一剪:在一张A4纸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通过以上两道动手操作题,让学生巩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感悟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会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在概念教学时,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精心设计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概念教学更实效。


相关推荐


土地资源管理中资源实体互操作方法的应用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合作探究交流
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合作活动
冶金矿山某选矿厂磨矿车间流程调整操作的建议
操作活动的五要素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浅析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小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回归理性,注重实效
城郊小学让学生学会“感恩”的操作策略
初探培养低段学生数学动手实践能力的方法
数学教学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
注重解题策略训练,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注重语感的培养,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促使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方法探析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