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城郊小学让学生学会“感恩”的操作策略

作者:毛艳丽 字数:2330  点击: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促进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让城郊小学让学生学会“感恩”,要从小事做起,从文明做起,从节日做起,从环境做起,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关键词:感恩教育;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5-0065-01

当前环境下,我国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基本都会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对父母、社会、教师以及朋友的“感恩”之心。因此,需要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促进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城郊小学让学生学会“感恩”的操作策略,希望可以为小学“感恩”教育提供思路。

1.从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学生的品德如何通常是通过其言行举止体现出来。小学“感恩”教育应回归自然,与现实生活接轨,从一件件小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第一,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父母不仅赐予学生生命,更是将学生养育成人,感恩父母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道德。一个人只有爱父母,才能学会去爱他人。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可以从以下小事上做起: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养成其独立自主的好习惯;节假日期间帮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譬如,扫地、擦地、洗碗、择菜等;在母亲节或是父亲节等节日送上一句祝福、一个小礼物,向父母说.句“辛苦”。第二,引导学生感恩教师。教师不仅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通过一件件事情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关心且爱护的自己的学生。因此,学生需要学会感恩教师。第三,感谢他人提供的帮助。学生之间是彼此最真诚的伙伴、是朋友,在学习期间内彼此帮助、互相鼓励,并且在生活中也会相互依偎。学生的朝夕相伴,内心会有很多感激,可以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谢。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帮助,同样需要学生对此表示感谢,从而学会对他人提供帮助的感恩。第四,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自然。自然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丰富的生活资源,满足我们的生活所需。因此,要学会感恩自然,感谢其为我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2.从文明做起,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城郊小学“感恩”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朋友和社会等,还要指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和诚意表达自己的感恩。而学生做出的回报不一定是物质回报,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回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不一定非要大恩大德才算是回报,有时候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谢谢”也会带给对方心灵上的舒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做起,学会感恩。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或是与学生的交流中以身作则,使学生正确认识感恩。教师可以对帮助自己组织教学活动的学生表示感谢,可以说出自己的感谢、也可以准备一个小礼物等,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对他人帮助的感恩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小礼物,甚至是一首歌等,只要是真心的感恩不必在乎形式。此外,可以在校园内创设文明礼貌的语言环境,即在校园的操场、走廊或是其他角落设立标牌,写上“谢谢”、“你好”胡搜花“再见”等,通过环境感染学生。

3.从节日做起,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利用节日开展感恩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感恩的认识,从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近年来,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是教师利用这些节日进行感恩教育的有利条件。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节日设计感恩活动。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设计“感恩母亲”的主题活动,学生可以为母亲准备一段舞蹈、亲手制作一个小礼物、泡一杯热茶、写一张明信片等,运用学生喜欢且擅长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我国传承千年的文明中,有很多节日适合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并且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结接轨,可以从国际上选择一些适合用于“感恩”教育的节日组织活动,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感恩”,并学会“感恩”。在城郊小学教育中实施“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促进学校发展。因此,城郊小学认真的对待“感恩”教育。

4.从环境做起,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在城郊小学的教育中,要让学生学会“感恩”,不仅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引导,还需要从环境着手,使学生受到环境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品质和心态。“感恩”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落实:第一,在布置校园环境时突出“感恩”。主要是在教师、宣传橱窗、广播室以及校园报刊等宣传感恩。例如:在学校走廊展示感恩的名人、名言等;在班级内粘贴“感恩”故事;或是以“感恩”为主体设计板报等,为学生营造充满“感恩”的环境,使其受到熏陶。第二,积极开展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并通经过宣传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设计感恩教育活动时,需要结合各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年龄的感恩教育活动,这样有利于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总之,小学“感恩”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其道德水平,传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养成关心他人、懂得感恩的良好品德。小学实施感恩教育可以提高班级整体的精神风貌、改变校园氛围,并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在学生的氛围中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

参考文献:

[1]刘利才,陈昌兴.论感恩教育的本质特征、价值取向与有效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10):220-224.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儿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04):9-12.

相关推荐



让建房子的人住得上房子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浅议如何让报纸焕发魅力
谈小学英语游戏激趣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体育情景教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