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以《罗斯福新政》为例浅析历史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作者:刘文泉 字数:2326  点击:

摘要:发现式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起了重大作用,本文将以《罗斯福新政》为例,阐述在教学问题设置中如何做到要有指向性、具有广度和深度同时带有启发性来逐渐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82-01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现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变成课堂的主导者。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所用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变化,教师们需要由以讲述法等接受式教学方法转为以探究法等发现式教学方法为主。在发现式教学方法中个人认为教师设置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设问应该达到以下效果:(1)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3)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接下来我将以《罗斯福新政》为例,探讨如何才能让学习问题的设置更加有效。

1.问题设置要有深度

在最初上这一课时,讲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时设置的问题是:罗斯福新政首先从哪个行业开始、分为几个阶段?事实上这和课标要求是有出人的,而且罗斯福新政分为几个阶段是不属于需要重点掌握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也很容易从课本中找出答案,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作用不大。因此在一轮教学之后,我再上这一课时,我将问题改为通过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和它的作用?这就契合了课标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的要求,同时分析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的作用有利于后续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评价的教学,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让学生通过史料来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又提升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为了加深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理解,我还设置了以下问题:罗斯福新政为什么首先从整顿银行开始?作为工业化国家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要保证农民利益?这些间题的设置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学生要掌握为什么首先从整顿银行业开始就已经清楚地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首先是整顿银行业。相比让学生单一的知道罗斯福新政首先从哪个行业开始起了什么作用,这一问题的设置更具有深度,有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所学知识。

2.问题设置要有广度,让学生举一反三

在讲罗斯福新政特点时,我设置的问题从新政的内容分析相比胡佛政府罗斯福采取的政策有何新变化?在得出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全方位对经济进行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我又提出,新中国初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经济干预很严,这造成了什么影响?最后新采取了类似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最后有没有出现类似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把改革开放和罗斯福新政联系起来,通过纵向对比得出,罗斯福新政和改革开放都是在不改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其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且还让学生有意识去思考下一课要讲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即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发展政策失灵后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最后不得不采用减少干预的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思想。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中国也有罗斯福新政似的政策,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问题设置要有指向,让学生思考方向清晰

讲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时,我第一次设置的问题是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这个问题问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没有一个参考项,学生很难把握从什么方向去思考,因此学生普遍回答不了。在第二轮教学中我把间题调整为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相比胡佛政府他的政策有什么新特点?这样学生的思考指向很明确,因为胡佛政府主导思想是自由放任,虽然后期是采取了小范围的干预,但最终没有能够缓解经济危机。通过对比他们各自采取的措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很容易得出是国家全方面对经济进行干预,进而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此同时,学生的时空观念也得以加强,即让学生通过前后两届美国政府政策的对比得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4.问题设置要带有启发性

在讲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时,我最初只是简单的设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在一轮教学之后,我将问题设置做了一些调整,在讲到罗斯福新政复兴工业中实施蓝鹰运动时,我提出蓝鹰运动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罗斯福政府为什么要实施并且能够实施?这让学生会很有疑惑,蓝鹰运动时什么样的运动,为什么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会推出损害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呢?同时,在讲到罗斯福新政保护劳工权利之前设问,有人认为罗斯福保护劳工利益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你赞同吗?学生很容易得出罗斯福不可能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他保护劳工权利有什么用呢?这就可以得到保护劳工权利其实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进而保障资本家的利益。在讲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时候,我最初设问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什么?这和课标要求是一致的,但范围太广无从回答,后来我设置为从新政内容归纳它的影响并分析它是否能够彻底解决经济危机?为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这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学和探究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置的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一节课学习学习的效果,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让问题的设置要有指向性、具有广度和深度同时带有启发性,只有这样,问题式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将在教学中逐渐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邓斌,刘宝军.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9).

[2]郑国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4(34).

[3]欧阳芬,殷海华,杨丽华.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论《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不实新闻产生的原因
以“三贴近”为切入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的探索
以“三严三实”为指导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浅谈《紫式部日记》及其女性美
《红楼梦》中的礼仪分析
关于高校自主管理以及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以智育为参照物,树立科学的德育观
《走西口》对非物质文化的透视
以创新为动力促档案馆工作全面发展
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
《诚实考试,诚信做人》主题班会实录
“反腐”还需《政党法》
师心以遣论,任心而无措
俄藏黑水城文献与二十世纪以来的俄罗斯西夏学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