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历史全国卷下的材料阅读能力探究

作者:马小雪 字数:2374  点击:

摘要:近观几年历史全国卷,相对于广东卷而言,给人的大体感觉便是,阅读量加大了,阅读难度上升了。如何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实现得分最大化,需要我们对历史材料的阅读提出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历史全国卷;材料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283-01

据笔者统计如下(其中历史全国卷均采样全国Ⅰ卷;统计字数均不包括图片所占字符);2018年历史全国Ⅰ卷的字数为3887个字,2017年历史全国Ⅰ卷的字数为4169个字;2016全国Ⅰ卷的字数为5260个字,2015年全国Ⅰ卷字数为5027个字,2014年全国Ⅰ卷字数为4998个字。2015年广东卷字数为1932个字,2014年广东卷字数为2288个字,2013年广东卷字数为2271个字,2012年广东卷字数为2217个字。

对比非常明显,历史全国卷总体比广东卷的文字阅读量多了近一倍之多。字数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题型的变化:全国卷比广东卷多出了一道选做题,在阅读题目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同时也是消耗时间的过程。除此之外,广东卷的文综顺序先后是地理、历史、政治;而全国卷的文综顺序是地理、政治、历史。历史科目的题目顺序由原来的第二顺位变成了末位,这在操作中也间接给整个历史科目总体分数的提高设下了障碍。对于学生而言,做到后面的,不管是从体力上还是从心理上都已经是疲惫状态,加之阅读量和题型的变化,给广东考生的答题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这是要引起我们一线历史教师的重视,并要快速作出策略应对的。从质量入手,即将大量的文字化繁为简,在有限的时间最大化的提取有效的信息。

1.看出处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严谨的社会科学,有着其固有的学科素养。那么材料题最重要的立论之本就是材料的出处,它能快速的帮助考生定位答题的知识范围。

图6玄类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图略)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分)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论述题,在开放之余也稍作了限制,即要“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对考生而言,首要的步骤应该是到底提炼一个怎样的观点才好找出其他史实进行论述,如果思路一味开放,往往天马行空,离题千里。这里题目其实已经给了我们答题范围,即笔者着重标注的出处《中华文明史》,即只需要围绕中华文明史的内容即可,那就很容易将知识坐标定位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的专题一和专题二,即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就,这样一来答案便很容易作答,如从中国的四大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人手即可。

2.看材料中的标点符号

一段历史材料,必然会涉及很多的标点符号,在考试和做题中留心标点符号,将会对解读材料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笔者要讲的省略号则是在文中多次出现的省略号,应该值得我们重视。

材料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暗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0分)

材料中运用了4个省略号,且都是在文中,这就意味着文字中的省略号不是单纯的省略意味。那么我们关注的重点便不是省略号本身,而是省略号前后的文字,这些文字信息挨着省略号所以它们尤其重要,因为它们不能省,这些文字是出题者千挑万选最后不得不留下的,它们是答题点,是得分点。如上题所示,民主设计的方案的原则究竟有哪些呢?笔者已将关键词重点标注,第一个省略号之前,关键词是“县议员““秀才”,第二个省略号之前,关键词是“府议员““举人”,第三个省略号之前,关键词是“省议员““进士”,这些不能省略掉的主角正是说明了民主设计的原则便是“议员选举和科举功名相联系“。那么第四个省略号之前呢?便是”男子20以上者……”的限制,民主原则就出来了,那便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那第四个省略号之后呢?之后便有大段文字,自然是不能省略的信息,需要考生自行去分析,即民主设计的原则仍有另外的几点,如”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军国大政仍归君主。”

3.看材料分层

3.1 按时间分层

在做分析指出或提炼材料信息中,对材料进行时间上的得分点分层是极其重要的,这有利于考生将大段的材料分裂成几个小的时间信息链条,将大段有用和无用的文字转成自己只需要的几点。

3.2 按人物分层

材料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这一部分笔者已经将重点的分层关键人物着重标注,在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中,很重要的背景,也就是推动改革的人物有哪些?从上看有皇帝和政府,中间层面有豪强大族,最底层的便是平民大众,这三方不断角逐,于是大的背景便是从这三点人手:从皇帝统治层面看来,是因为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从豪强大族的层面考虑,是因为豪强大族擅占山泽;从下层民众的角度出发,则是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J].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华北人民政府的历史贡献
日本不动产侵夺罪之历史沿革
明治时期日本教育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
常熟市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之我见
土耳其与欧洲一体化关系的文化历史解读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云南陆军讲武堂对中国及世界革命的历史贡献
穿越历史看朝贡体系与缅甸
浅谈历史文化人文意识在日语人才培养中的塑造
反历史书写的《战友重逢》
揭开历史真相的面纱
浅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探索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知识拓展的必要性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