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家校合力,助力小学生强心健行 培养模式的探索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从国家的政策到学校的管理再到家长的期望,无不凸显着这一点。但是只有要求、制度和期望不一定能将教育的效果最大化,各种教育理念和措施都有利弊。笔者旨在通过文章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彼此的职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起到“1+1>2”的作用,以期能对现代教育工作者及广大家长有一些引导和帮助,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将教育的效果最大化,教有所期,学有所成。
  关键词: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家校合力;培养措施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家庭教育,传统观念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指在一个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包括家长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言传身教和各种生活实践活动,也包括家长有意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更多样化,也更加宽泛了,给家庭教育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除了以上的传统意义之外,还包括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教育。
  学校教育,顾名思义,学校教育就是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学校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考虑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充分按照受教育者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积极体验,使他们进行经验改组和改造,进而帮助受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健全个性品质,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努力实现自我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先进思想、理念、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期待也是越来越高,不仅要让受教育者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行为良好、个性健全、能力出众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家校合力,就是指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学生,促成学生的更好发展。要求两者不仅要行动一致、要求一致、观念一致、通力合作,还要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成长中来,对其进行更有效的教育行为。
  二、 家校合力提出的背景
  目前,就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无论是家庭教育的一方,还是学校教育的另一方,,都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家都知晓受教育程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家长,从学生一出生,甚至还未出生就开始谋划学生的教育问题。从胎教、启蒙教育到选择早教班、幼儿园、小学、中学……从右脑开发班到各种特长培训班……家长是真的在绞尽脑汁倾全力培养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更优秀、更出众。作为学校,也并没有落后,各种制度、方案、策略、改革……学校也在不断地适应和发展,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看上去,一点问题都没有,大家的目标一致、行动有力,可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问题很严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两者在各自的领域内充分发力,但都不曾意识到相互间的沟通、学习、影响和促进对学生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一致、要求不一致、步调不一致时,就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冲突、干扰,甚至阻碍和破坏。而提出家校合力是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最大化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倾全力开发家庭教育资源,使两者形成一股“1+1>2”的合力,在教育的过程中观念一致、思想一致、目标一致、内容一致、方法一致、要求一致。总之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追求实效,让受教育者在和谐、温暖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成人、成才。
  三、 家校合力策略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家校合力策略的提出旨在促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通力合作,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阻力。
  首先,在家校合力策略实施的过程中,作为家庭一方的成员,因出生、成长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个人素质不同等众多的不同,造成参差不齐的沟通态度、能力和水平。例如有些家长不但不能积极配合学校,还唱反调,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不乏诋毁学校和教师的行为;有些家长在学校需要配合的时候只是应付差事,根本不能做到主动、积极、有效地配合;还有些家长根本就无视学校的要求,任学生自由生长,还美其名曰“散养”。诸如此类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给家校合力策略的顺利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其次,在家校合力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一方也会存在自身的问题。学校的管理模式、与家长的沟通模式以及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与家长的交流都是家校合力策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有些学校的管理模式陈旧、与家长的沟通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就像批评学生一样批评家长,让家长处在一个不对等的关系中。这样一来,家长不仅感受不到学校的诚意,反而会心生不满和怨恨,进而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学校的威望,使得学校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些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或者随意利用学生家长的关系办私事等等诸如此类的状况,让家长对教师产生失望甚至厌恶之情,又怎会积极投入、通力配合呢?家校合力最多就是个口号而已。
  最后,家校合力策略的顺利实施还要依靠从上而下的政策支持,有了良好的大环境,具体策略才能更好地实施。可是就现状而言,各个地方的发展势头各异,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大相径庭,对家校合力策略的实施究竟能有多大的推动作用还是个未知数。
  四、 家校合力策略实施的具体模式
  基于以上提到的家校合力策略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模式来应对、解决。
  第一,要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培养通力合作的意识。家校合力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要家庭和学校积极交流、沟通、配合,家长要多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理念,将学校的教育意图很好地延伸到家庭教育中,积极配合学校的要求,遵守学校的制度,引导学生很好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学习任务,家长自己也要积极参加各项家校活动。当出现分歧或者有异议时,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和学校沟通解决,而不是唱反调,诋毁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成果,甚至辱骂校方、辱骂教师,更有甚者还会大闹学校,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给学生带来很严重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更不要说成才了。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青岛方言对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助力作用浅探
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成因及对策
小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探究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浅谈怎样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谈小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思考
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谈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探讨
浅谈课前主题演讲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