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大概念视角下低年段科学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低年级学生尚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再加上新教材投入使用的时间较短,教师在教材把控以及与中高年级科学教育衔接工作方面将会遇到许多困难。现如今,在大概念科学的趋势下,深度学习及连续性学习才是科学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文章从科学大概念的视角,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着重探讨并论述对低年段科学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概念视角;低年段学生;科学课程;实施策略;研究与分析
  一、 现状:教材内容疑似重叠,教学组织的掌握难度较大
  截至2017年我国大力实行科学教育改革直到今天,低年段新教材陆续诞生,相关的科学教育、研究工作等也在同步进行。这次的科学教育改革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但提出的挑战也不在少数,它在迎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将科学学科的地位推上了另一个高度。
  在笔者执教的几年时间里,听到了不少关于低年段科学课程的议论,有人说低年段大部分的科学内容都是从中高年级复制粘贴过来,如此安排的意义何在?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又该如何去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一、二年级就开始引入中高年级才会遇到的科学概念,要怎样分解教学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比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关于天气”这个单元中出现了几个从大的维度探讨天气问题的模块,对此,大部分一线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如果教师能够以大概念视角去看待上述问题,并对小学阶段科学教材进行整体化探究,此时大部分的问题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二、 求索:从科学大概念的视角分析问题,达到进阶学习的效果
  什么是大概念?它所指的是可以用在一定范围内现象及物体的概念,那么与之相应的小概念,就是指用在特定实验与观察的概念。之所以要强调大概念是在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且增长速度非常快,而大概念在适用范围、解释力这两个方面,都具有更加出色的表现。科学大概念是有结构、有组织的科学模型与知识,对于一些较大范围内的疑惑现象,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专家学者们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后表示,学生的认知思维完全可以实现进阶式发展,而符合这一认知发展规律的恰好就是文章所提到的大概念教学。
  现如今,国内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物质科学等视角提出的科学大概念数量共计二十余个,在学生小学六年的科学学习期间,都会有以上科学大概念出现的身影。为了能够实现低年段到中高年级科学课程的顺利过渡,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连续性,教师在执教低年段科学课程的实际过程中,要学会从科学大概念的视角分析问题,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在不影响教学目标如期达成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一)科学概念生活化
  课程标准把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科学知识全部浓缩成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大概念,但教师在实际执教时,为了迎合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就必须先经过科学大概念生活化这一关键环节。例如小学生在进行科学课的学习过程当中会多次遇到生命独特性的问题,特别是遇到非常严谨的物质科学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建立多样性的概念,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草地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生物在类群,层次,结构,行为等方面都具有多样性,正是因为这样的多样性才让生物界更加丰富多样。所以,笔者个人建议教师在执教方面应养成从大概念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意识到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构建生活化情景,只有通过这种特殊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小学一、二年级的低年段学生对“生活即科学,科学即生活”的含义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概念学习重体验
  低年段学生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并且根据其年龄、认知以及所持经验等特征分析,做中学、玩中学是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对此,教师在设定低年段学生的学习目标时必须多加注意,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知识死记,而是要向体验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再就是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变化,所以在不同阶段设定的学习目标也要有所侧重。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让学生理解生物和物质结构方面具有的统一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微观的层次上理解生物具有共同的素养,例如带着小学生到学校草丛观察蚂蚁、蜗牛,询问学生蚂蚁和蜗牛具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让学生在体验当中理解这一点,更好地让学生学会知识。
  (三)核心概念需“演进”
  何为“演进模式”,它指的是围绕着核心概念,在教学内容中进行层级演进,从而就能构建起相应的概念模式。大概念下的科学教育指出:不能破坏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科学学习的完整性,并始终追求整体目标逐渐上升的建构过程。所以,教师在日常执教时,不能只教给学生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堆积起来的科学定律,而是注重讲解与科学领域相关的科学核心模型与概念等。比如讲解到生命科学领域中的“生物多样性”概念时,要把低年段学生应当了解的“动物植物都是生物”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介绍,但如果是中年级学生,就应该上升到“生物的特征”这个层面,学生能够梳理其中有关动植物生命体的知识,对于哪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都可以准确判断出来。正是因为在低年段时学生清楚地知道动植物的名称和种类,在上到中年级时,就有了学习动植物生命特征的扎实基础,整个过程也不会太过吃力。知識本身不存在断裂的说法,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前提是关注到其目前具备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但需要一点,“演进模式”促进概念教学不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学生需要先对旧概念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在进入到新情境的时候才能立马进入状态。
  (四)思维进阶可视化
  什么是思维可视化?它所指的是通过一系列图示技术来呈现出本来不可视的思维的一个过程,目的是提高它的清晰度和可见度。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更注重以知识表征背后的学生思维规律,被可视化的思维无论是记忆要求还是理解难度,都会降低许多。因此,教师在低年段的科学教学中通过对思维可视化策略的引入及应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极为有利的,可以引导学生对科学概念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养成主动建构知识的良好习惯。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电视人物访谈语篇人际意义研究
论福斯特的反殖民主义视角
语用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探析
图示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策略研究
符号学视角下的俄汉身势语
基于信息交流视角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
语言学视角下的四字格的电视节目名称考察
视域融合视角下《论语》核心概念词“礼”的英译解析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
探究市场营销视角下的企业危机管理
以节事视角浅析西班牙斗牛节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的意义探讨
从社会学视角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
基于民法学视角下的非法取证行为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