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民族地区家校合作助力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国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对于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对学生高效的管理基础上去渗透德育教育是目前民族地区的高中班主任应当注重的任务。文章先阐述在新时期民族地区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观念和目前中国民族地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然后又对民族地区家校合作基础上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民族地区;家校合作;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 前言
有國外的学者说过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校园和家庭两个环境,如果没有办法达成有机的统一,这样学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学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是极为重要的,而这其中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如果能够合理地沟通,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具体动向,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而且也能把握德育教育的方向。
二、 在新时期民族地区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观念
现如今中国的教育一直推行的是素质德育,要从教育的观念、方式、内容以及过程等方面做出创新与优化。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中班主任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管理的效果一直都不高效,基本上都是采用严格的管理方式,也就是不允许学生课上说话,犯了措施受到惩罚等,这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都十分的不利。
但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应试教育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已经被人们熟知,然后在现代教育的影响下,对于班主任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目的是为高中生创设一个高效且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德育对于高中生而言并不是一门知识,而是能够影响他们终身发展的一种技能,只有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素养价值观,这样才能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目前中国民族地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
现如今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事物对于高中生而言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息网络,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娱乐与不良信息的软件,这对于高中而言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如果他们的定力不足就会在思想和其他的各个方面都出现偏差,从而给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一)班主任过问太多
在传统的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当中,他们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因为就算学生进入了高中,教师也认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成熟,自我约束的能力比较差,所以不进行严加管束的话他们就不会认真地进行学习,而且还会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因此,大部分民族地区的班主任在管理的时候都会十分严格,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都是亲力亲为,这样就会让很多学生对教师产生惧怕的心理,而教师也无法与他们进行合理的交流,虽然说从表面上看上去管理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班主任一旦不监督,学生就会出现交头接耳的情况,甚至是对教师产生厌烦。而在德育工作的渗透上,大部分班主任也认为这些都是政治教师的事情,自己的任务就是做好班级内的管理,这就导致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
(二)班主任过问太少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班主任在管理的观念和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希望多给学生一些表现和交流的空间,所以就把对班级的管理权力都留给了学生,并让他们进行自主的管理,而教师自己却很少过问。但是班主任却忽略了高中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管理方面并不成熟,自己都没有形成良好的约束力,还要去管理别人,难免会让课堂产生混乱的情况。高中生在这一时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阶段,他们并没有步入社会,所以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甚至是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对他们造成影响,这些原因对于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再加上他们把课堂过分地留给学生,那么德育工作如何有效地展开?
四、 民族地区家校合作基础上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联系家庭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德育渗透
学生在高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向着青年期过渡,这也是学生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而且学生由于生理上、心理上的变化也会出现很多的烦恼,如果他们自制能力太差的话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就应当联系学生的家庭了解情况,然后科学地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是比较多的,那么他们就不能以严格来管理,因为这样会让学生疏远他们,应当尽可能地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情感动向,以此来为德育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先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组成情况,然后在学校当中与他们合理的交流,这样就能充分的了解学生大部分成长情况。比方说有一些家庭父母离异的学生,,那么他们是否心理有所影响,这是教师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旦发现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疏导,引导其树立开朗的性格并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学习当中,以此来帮助他们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心理治疗法也有助于高中班主任了解并疏导学生的问题,而且也能引导他们把自身的情绪全部发泄出来,让这些消极的情绪不再困扰学生,那么班主任再根据学生自己透露出来的问题去有针对性的开导,这样的话就能够达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
而对于心理治疗法的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认知法、放松训练法、角色扮演法以及团体咨询法等。就比方说认知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并结合其家庭背景,再去分析他们的心理存在着哪些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向去实现德育教育。或者是角色扮演治疗法,也就是班主任开展一些具有意义的角色类活动,并安排学生参与进去,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然后根据他们的选择和表演表现来具体地分析高中生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就能够便于高中班主任的下一步德育渗透提供保障。
(二)对于学生家庭问题上的德育教育
现如今大部分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家长在思想上也认为一个孩子就能保持这种经济的优越,所以不愿意生二胎。而且家中无论是父母还是老人对这唯一的孩子都十分的宠爱,基本上会满足他们在物质上的一切需求。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大部分高中生都会被娇生惯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在家中经常会与父母顶嘴,到了学校当中也会出现攀比、不听教师教导以及与其他学生其争执等不良现象。如果教师因为他们表现得不好而去批评他们,这些学生就会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挫或者是认为自己没有错,要么就是记恨教师,要么就会告知家长,甚至会有很多的家长去学校找班主任责问,这对于班主任而言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