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探索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教育作为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基石,其中特别是关乎学生素养培育的小学教育,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可是,许多人对学生的教育场合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只看到学校的教育作用却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扮演的角色。因此,文章将深入探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能做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小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开展教育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而这当中的重点便是素质教育。小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别开生面的,在这一阶段所受到的熏陶与培养,不仅对个人成长,更对国家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只有家庭和学校内外发力,而非片面依仗学校教育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 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促进
学校和家庭作为小学生的成长教育中重要的两大推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中,学校教育应当居于主要地位,而家庭教育则作为必要补充。正所谓教书育人,教书的工作交给学校,可育人的责任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倘若二者能够完美融合,将对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一)给社会发展带来效益
学校作为承担教育任务的场所,可以看做是学生不断成长直至迈入社会的台阶,倘若学校教育失败,那么就难以保证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可是即便学校教育成功也代替不了家庭教育的存在,缺少了这一部分的补足,培养出的孩子将很难具备健全的人格。因此,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的有益互动作为下一步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恰当且必要的。活络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双向互动,分享教育经验与心得,能第一时间让学生家长亲身参与并监督学校各项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进而为家校关系构建一条和谐通道,学生也因此收获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家校双向互动可以为学校管理层带来家长的反馈意见,从而灵活地对学校教育工作做出调整,进一步理顺学校的管理与规划,减少矛盾冲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分力量。
(二)为学生健康成长送去保障
家校教育的有机互补成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长效保障。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岗位不断对新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可唯一不变的是,身心健康是一个人幸福成长生活的基石。可在当下,伴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和对工作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作压力指数也成倍增长,因此,许多家庭在算这一笔账的时候,不自觉地把天平倾向于多挣钱、努力工作而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且不说许多家长做不到对孩子应有的关心与培养,甚至连最起码的监管也无心付出。这样就造成恶性循环,不肯给马儿喂草,反倒质问马儿为什么不快跑,长久下去,孩子的性格和品德渐渐就会出现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学校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等到了社会上出现强烈的因无法适应所带来的后遗症,那时就悔之晚矣。在某种程度上,小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期许上是大同小异的,也就是说,家长带头参与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促进学生成绩的改善,更是对孩子健康健全人格養成所必须尽到的责任,也只有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浇灌下,孩子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三)为学生学习锦上添花
小学生因为年龄、心智、性格等因素,往往无法自始至终的高效学习,甚至于常常因为情绪的波动或接受到的不良引导而厌倦学习,家校双向互动则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问题。无论哪一方察觉到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都能够及时互相通报来获取关于孩子近况的信息,从而准确地分析问题原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使老师掌握到孩子家庭状况方面的信息,也能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心理波动、学习效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双方的共同疏导沟通,甚至于互相指出彼此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量身打造适用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提高,另一方面,也增进家长与教师的互谅互信,让学生获得更多地被呵护感,进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主观积极性,带来学习成绩的上升。
二、 家校教育有效结合的方法
在较为具体的介绍过家校教育结合的益处之后,下文将进一步展开关于如何增进家校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方法。
(一)建立长效沟通机制
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当率先发起制定健全的家校长效沟通机制,搭建交流与问题反映平台,从制度上为对实际的家校沟通进行规范要求,并同时担负起监管与纠正的责任,从而避免因缺少制度规范所带来的无序化、纠纷等问题。同时,有关部门也应用实际行动发起倡议,大力推动学校教师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并把最终成效纳入教师的考核与奖励体系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当然,也会对家校合作的限度作出要求,坚决遏制在推行过程中出现的消极不合作现象,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参与者进行相应处罚,努力促进双方共同的参与协调。
(二)建立自发性的交流监督小组
倘若只有学校中的教师单方面的努力也很难获得最大效益,因此,建立一个由家长群体自发组成的交流监督小组就极为重要。一方面是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建言献策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交流小组的形式,让家长能够不间断的获取孩子学习状况的信息。交流小组将成为连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管道,学校可以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统计有参与意向的家长名单,采取定期为其讲授公开课的方式来向家长展现孩子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交流小组将在以下教育互动中发挥作用: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把学生家长对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建议以及不理解上报给学校,通过与学校有关方面的协商沟通后,再把学校针对建议所进行的改变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得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顺畅;交流小组还可以参与学校教学活动工作,譬如集体参观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安全设备,给出反馈,保障孩子的学习生活舒适与安全。
(三)丰富家校交流工具
在过去,家校交流的方式往往是开家长会或者家访的形式,这就要求双方都要腾出空间、时间来进行交流,不仅舟车劳顿,而且效率十分有限。因此在信息化沟通手段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家校之间交流的手段也应该相应的灵活。比如通过建立QQ讨论组或者微信群的方式,教师可以实时的在自己空余时间给家长汇报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再有就是可以利用相关教学软件给家长和学生同步发放作业,让家长了解到学生作业布置和完成情况,起到家长和教师的双重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