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家校共育策略初探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李路羽
摘 要: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型社交工具微信、QQ等对家校共育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笔者充分利用微信的“小程序”和QQ的辅助功能加强家校日常沟通,融洽家校关系。针对家长开展“线上家长沙龙”活动,交流育儿经验;并针对学生开展线上系列“微活动”,通过学生引领家长实践科学的育儿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微信;家校共育
今天我们已步入新媒体时代,以微信、QQ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工具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小学的家校共育工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微信、QQ作为人们手机里最常使用的App,以其互动性、高效性、便捷性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现在绝大部分学校和班级都以微信、QQ为依托,建立了班级群。笔者任教的班级也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和QQ群,如何使其成为家校共育的有效助力,笔者就此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 善用辅助功能,提升沟通效率
2020年春,针对疫情学校“停课不停学”,许多辅助教育教学的App、网络平台大量涌现。这些资源确实各有所长,但逐一注册,熟悉其功能,也会耗费家长大量时间。而微信、QQ本来就是大家非常熟悉、使用流畅的App,笔者充分利用微信的“小程序”和QQ的辅助功能,减轻家长负担,更扎实有效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
(一)微信的“小程序”
每位家长需要每日须向教师报告学生当日健康状况,以往的做法是在群内接龙,不仅造成大量刷屏,冲掉了教师发送的通知等重要信息,而在复制粘贴的过程中,有些家长由于是同时操作,覆盖了他人已经填写的信息,导致重复操作,效率降低。而如果运用“腾讯文档”等在线小程序,既可以按需要设置清晰的表格,而且又可以多人同时填写,自动保存,当日信息、历史信息一目了然,且不会反复刷屏,大大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效率。
在家长和教师面对面交流减少的情况下,为了快速收集家长意见,可以采用小程序“腾讯投票”“问卷星”等。教师按照教育教学需求,设计相关问卷,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问答题,非常灵活。家长填写后按“提交”即可,不会刷屏。系统还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自动生成统计图,大大节约了教师和家长的时间,帮助教师获得准确的调查结果,优化家校共育的策略。
(二)QQ的辅助功能
为了更便捷地收集学生作业,笔者采用了QQ群的“作业”功能。因为笔者任教的是低年级,学生提交作业还需家长协助,该功能可以“一键提醒”,提示家长和学生及时提交作业,也可以自动通知批改的情况,非常方便。家长和学生可以提交作业的照片、视频或语音,以便教师全方位把握学生情况。如果作业出现错误,教师提示后学生还可以再次提交。该功能中既有等级评价,也有评语栏,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和家长细致的指导,实现了线上家校共育的个性化。
如果希望促进互动,还可采用QQ群的“群相册”功能,家长协助学生提交作业的照片、视频或语音后,还可以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并在下方发表自己的评论。该功能很好地促进了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直观地观摩他人的优秀成果,学生的作业视频本身就是很好的辅导教材,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互相评论中,家长和学生体验到了参与感、交流感和成就感,对后续的学习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微信的“小程序”和QQ的辅助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实现家校共育中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为优化教育教学策略提供精准辅助;也能通过教师评语、互相评论等形式,传递家校之间的情感与温度;还反映了新媒体时代信息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快速反应、便捷高效的特点,展现了家校共育的新形式。
二、 正向引导舆论,促进家校合作
笔者在任教的班级中发现,班上有的家长育儿有方,孩子表现突出,有的家长却充满焦虑,不知所措,迫切渴望获得指导,班级微信群便成为最便捷的工具。然而群内每日充满大量交流信息,单靠教师回复,效率较低。尽管家长们也会自发交流,但往往漫无边际,耗费大量时间阅读信息,收获未必令人满意。如何提高家校交流效率?笔者采取了线上家长沙龙的做法。
(一)组织流程
根据班级情况,甄选合适的主题,并邀请合适的家长作为主讲人。笔者班上小林同学的妈妈,她行之有效地培养了孩子洗碗的习惯。于是笔者邀请她把自己的经验整理成小文章,然后提了简单的修改意见。大家约定在星期二下午5点,由笔者担任主持人,先在班级微信群内宣布沙龙开始,对今日交流的主题及主讲家长作简单介绍,主讲家长再把自己准备好的内容发送出来。注意要逐条发送,不要一下子发一大段,也不要发文档,这样更能营造聊天的感觉。
待她发送完,笔者会做简单的点评。其他家长读后也会发表自己的感想或是提问,主讲的家长也会回应。
这项活动笔者持续开展,坚持每周邀请一位家长,总结他们育儿方面最有心得、最有亮点之处,逢周二下午5点左右群内分享。
(二)形式多样
参与分享的家长各出奇招。有的专谈培养阅读习惯,有的专谈在家怎样辅导作文,有的介绍在家的时间管理……有的家长是纯文字,有的则配上许多图片,每一个家庭的个性都非常鲜明。
(三)父辈育儿
笔者任教的班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爸爸非常积极地参与育儿。班级活动、家长会、家委会都能看到许多爸爸的身影,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多邀请几位爸爸参加分享,并从中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妈妈育儿更关注结果,爸爸育儿更享受过程。爸爸参与多的家庭,孩子为人处世更大度,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
(四)反馈总结
每次分享结束后,笔者都及时把文件存档,目前已累积多篇家长心得,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也建议家长们去投稿。
“线上家长沙龙”活动比较全面、立体地分享了每个家庭的育儿经验。它不受时空限制,家长们既可以在线实时参加讨论,也可以回看,感觉对自己有所裨益的还可以收藏。每次分享重点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对教师、家长而言都是学习家教经验的好机会。许多家长都表示获益良多,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同时,由于分享经验的都是本班的家长,榜样就在身边,沙龙结束后家长们往往互加微信,或线下沟通,家长之间结下友谊,形成互助關系,在互相学习中提升了育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