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作者:张徽徽 王晓月 字数:3076 点击:
摘 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方式,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将教学手段的改革等同于教学思想改革;形式主义严重,不注重实际效果;以视听代替个人想象和思考;课件内容繁琐花哨,信息量过大;盲目崇拜现代科技,忽视传统教学手段;颠倒主次,忽视师生交流等误区,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努力改正。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误区
“多媒体”指“电子多媒体”、“多媒体技术”或“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指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及其它设备的辅助教学,它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改进。但在其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认识上的问题,甚至步入了一些误区,使多媒体教学成了形象工程、门面工程,甚至使计算机又成为了“应试教育”的工具。
1 教学手段的改革等同于教学思想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习者可以参与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运用多媒体上课,他就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就进行了课堂改革。实际上,还是以自己讲为中心,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使多媒体课堂教学只能在浅层次上徘徊。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运用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形式,是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一种手段。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是等同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依靠现代教育技术来支持。
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果采用口头讲述、挂图、模型可以清晰、简明讲清楚的内容,就不必用多媒体课件,而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使学生理解的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这样,教学重点、难点能得到突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形式主义严重,不注重实际效果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教学界公认的事实,从随堂课、教研课到汇报课、评优课、赛教课,如果用不到多媒体,似乎就谈不上是好课。形式主义,由此产生。教师们只要有人听课,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设计多媒体,而不去考虑,课堂内容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使用了多媒体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甚至简单的把多媒体作为“打印机”、“投影机+投影片”、“录音机”、“录像机”等使用,根本没有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这不仅极大地浪费了教学资源,而且抑止了多媒体的应用和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应用和制作多媒体的技术水平,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以自身的教学风格为特点,结合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内容更加直观、丰富、生动,充分体现多媒体的信息集成、非线性组织信息、智能交互等特点。
3 以视听代替个人想象和思考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降低难度,有利于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但过度使用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其对声音、图象产生依赖性而养成思维惰性,不利于想象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思维产生质的飞跃。尤其是部分教师做的课件,学生必须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着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协调学生多种分析器官的活动,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4 课件内容繁琐花哨,信息量过大
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在课堂设计和使用时,一些教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容易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些教师把教学材料、资料、板书内容等悉数搬进多媒体中,上课时不停地敲击键盘、点动鼠标,挥舞电子教棒,更有甚者整堂课不离开电脑半步,大篇大篇的文字不停的翻动,很少讲课,充其量展示的只是一节电子教案,成了满堂“电灌”,这是走进了使用多媒体课件图轻松、省力的误区。
因此,教师要制作出一个质量较高的课件,首先要选准课题,确定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紧扣主题。其次,要研究教材,创作脚本。把握好教材内容,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据此对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教学顺序和人机界面等进行细致周密的安排。再次,广泛搜集素材,使课件内容丰富而不花哨,充实而不繁琐。把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搜集到的素材经过精心挑选,按照教学内容的主次将其有层次、有重点地编辑起来,制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的多媒体课件,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大效益。
5 盲目崇拜现代科技,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有的教师在认识到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之后便视其为“神器”,盲目崇拜。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抛弃”了板书,舍弃其它常规媒体。这给教学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满版文字并不断翻页的课件,使学生抓不住教学的重点,很少做课堂笔记,缺乏思考和消化时间,均是浅尝辄止。这样做看似节约了时间,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与记录,其效果事与愿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仍有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无法替代的优点:首先,黑板的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可以较好地控制课堂节奏,内容也可以按需要灵活的增删。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常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多媒体板书中生出很多遗憾。再者,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作用,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重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的相互融合和创新。融合,表现为兼取两者之长,相互补充。创新,表现为两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按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
6 颠倒主次,忽视师生交流
在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来,那么教师就成了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不少老师依赖课件中的“人机对话”,甚至试图以其来大幅度减少师生间的交流,忽略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及反馈,使教学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中,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更不要说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中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可实现教学双方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帮助教师把握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效果。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忌完全依靠多媒体,单纯的操作机器。要尽量用身体语言和个人魅力来启发学生,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防止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的程序淹没,从而影响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及随机应变的能动性。要学会驾驭课件,而不是依从课件。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给现代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有利也有弊,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只要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应用的各个环节,正视存在的误区,努力解决问题,就一定会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成为改进教学艺术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