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务实 高效 乐学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胥鉴容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1期
  摘 要:对于高中阶段的文科生来讲,“得文综者得天下”想必也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确实,文综在高考文科总分中占了百分之四十的比重,是能拉开学生之间分数差的科目。并且有别于高中一二年级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分开考试,高考文综将三科合并在一张试卷中综合进行考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文综中历史部分的内容相对较难,在一些人看来,将所学的知识从灵活运用最后再回归课本是历史科目的学习关键所在,而对于教材内容的熟练记忆就是能做到从出发到最后回归的必备条件。通过对于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历史的命题角度以及考查题目的类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命题人在对这部分进行命题考查时往往并不是直接对某一部分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需要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对于在高考复习阶段来说,训练这种历史性思维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会。因此,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一轮基础上的二轮复习教学为切入点来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相对于高考一轮复习中以夯实基础,全面系统的基础性复习为主要的内容,而第二轮复习则主要是给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让他们重点攻克他们的知识薄弱的部分,进行查漏补缺式的重点式复习。从分析往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命题人对务实性的考查愈发明显,而不单单只是将考查重点放在学术和时事方面。这样命题的好处在于同时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知识框架体系以及材料阅读摄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等三方面同时进行考查。譬如,在考查选择题时,并非是单纯地给出想要考查的知识点,而是给出考生一段史料,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事实上这就是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的历史思维而非单纯的背诵记忆课本上的内容。
  因此在二轮复习的过程当中,老师所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学习的内容的精讲精练,,深化各个章节单元的专题知识的分析讲解从而让学生梳理出通史脉络,能够做到审题,答题的正确率与规范性。进一步能够务实、高效、乐学的方面展开高考历史二轮的复习。鉴于此,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总结出了以下几种二轮复习经验与注意的重点。
  一、 拒绝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在高考的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甚至是一部分老师都认为文综复习方法的精髓就是“背多分”,尤其是对于历史这个科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同时也非常杂乱,因而很多学生在进行历史这门科目的复习过程中最多的就是背诵。然而如果只是完全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话,不仅会让学生在这个复习过程感到烦闷枯燥压力大,同时复习和做题的效率其实也并不高,常常都是事倍功半,无用功做得多。因此,虽然历史或者说整个文综的学习和复习都是离不开对课本内容的背诵记忆,但是这并不完全等同于背诵记忆。想要提高复习的效率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就必须要找到正确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历史复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历史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且杂,即使已经背了很多遍了,但是还是会由于需要记忆的太多了,还是背一遍忘一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要就要了解到考试的重难点所在位置,对于常考点和必考点的章节内容反复以及重点复习背诵。其次,在背诵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譬如根据历史时间线来进行梳理,将历史事件传承时间线,比如,中国近代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中间经历了哪些时间,最后结束的事件又是什么;或者中国古代史的起始以及终结的朝代,然后同时可以联系中外,放到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看看在同一时间,国内外各发生了哪些历史大事件,通过这种办法来加深记忆点的印象,再从人文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加以结合,去了解每件事后面的历史意义。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占分高,知识点多且复杂,所以应该是我们复习时的重中之重。最后需要做的就是总结分析历年的考题模式,总结出背诵答题时的小窍门。
  二、 重视基础性学习
  其实,文综所考查的学生的重点就是在于考查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否可以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来对问题加以解决和分析。命题人在这方面命题的时候,不会特别偏或难,都是基础性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考查内容的综合性联系。因此,只有考生们能够牢固掌握了学科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做到对知识点梳理成一条时间线,对这些历史事件做到一个宏观把握和深刻记忆,并在答题时能够灵活发挥。
  (一) 夯实基础,掌握课本内容
  想要对源远流长的古今中外史做到一个宏观的整体把握,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梳理出整个时间线和发展进程,做成一个“骨架”。只要把这个骨架搭建好了,那么就相当于拥有了最基本的线索依据。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可以对整个历史内容章节的纲目进行一个疏通,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比如对于中国近代史这一块儿,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大的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一步细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从鸦片战争为初始点,而随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新青年》的出版而结束。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就相当于在主骨架上再细分出副主干,再把每个章节的内容作为“血肉”不断“填充”進去,不断丰富这个“骨架”,完成这一部分的整体梳理。其次,在搭好现行知识框架之前,要弄清楚这些“血肉”之前的联系。比如,资本主义发展史、无产阶级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关系史这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了整个世界的近代史。
  (二) 巩固训练,理解主干中心重点
  什么叫主干中心呢?在笔者看来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其一,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对于整个历史进程的推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譬如,西汉年间的皇帝们治国的不同理念对于历史的进程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其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譬如,新中国的土改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等等的发展过程。把这些主干点把握好,而不用在那些更细且杂的点上过多纠缠。因为文综考试的时间有限,我们备考的时间也有限。想要让答题效率得到提高,第一点就是必须抓好能够反映学科中的重点的主干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个性,外延是共性。第二点就是要把这些主干内容系统化。并且加以巩固训练,不断强化这部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对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


施工企业基层党建高效融入生产探究
浅谈语文高效课堂如何实现高效
谈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新常态下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式分析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向高效模式深度转型策略之我见
巧抓形声字特点打造高效识字课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探讨
小学数学情感有效渗透与高效课堂构建
简约而不简单
高效备课,高效教学
利用微课,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点燃爱恋数学的火花,搭建快乐学习的舞台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