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借鉴三大主流国际高中课程,构建中外融通高中课程体系

作者:李立 字数:4438  点击:

[摘要]广东碧桂园学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指引,借鉴吸收三大主流国际高中课程,即IBMYP/IBDP课程、AP美式高中课程、IGCSE/A Level英式高中课程的优势和特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起中外融通的高中课程体系,围绕课程目标“博雅有本领,修实有担当,乐志有理想”,开设了210门“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志课程”,编写了各学科中外融通课程标准,研发了中外融通课程评价方案,实现了IBMYP/IBDP、AP、IGCSE/A Level三大主流国际课程的中外融通。

[关键词]国际高中;中外融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评价

广东碧桂园学校从2000年就开始进行普高课程与国际高中课程融合的实践与研究,是国内最早同时实施IBDP、AP、A Level三大主流国际高中课程的学校。2020年6月,广东碧桂园学校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的实践范式”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立项,“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子课题之一同时立项推进。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研究,初步构建起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体系”。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引,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依据,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资源、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借鉴和吸收IBMYP/IBDP、AP、IGCSE/A Level课程优势和特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具有中国灵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领袖品质的博雅、修实、乐志的终身学习者。

构建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关键和重点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的中外融通。

一、培养目标的中外融通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培养目标的中外融通,必须以这三个问题为基石和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博雅有本领,乐志有理想,修实有担当”,简称“博实乐”培养目标。该目标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课程培养目标,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汲取国际教育先进理念,特别是IBPYP、IBMYP、IBDP、IGCSE、A Level、AP课程理念,结合学校育人模式“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构建的。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构建的“中外融通课程体系”简称“博实乐”课程体系。“博实乐”培养目标与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培养目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博实乐”课程体系的逻辑层次和对应关系如下:

“博实乐”培养目标的落实,要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去实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细化和具体化,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借鉴21世纪5C核心素养,融合IB十大培养目标、PISA全球胜任力、教育4.0全球框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四个学会,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及现实需求,提出在落实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原有的六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要突出强调“沟通合作”这项素养的培养,包含“乐于合作、善于交流、通情达理”三个基本点,使学生不仅具有中国灵魂,爱党爱国,还要具备国际视野、合作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材。整合后的中外融通核心素养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课程设置的中外融通

根据中外融通的“博实乐”培养目标和核心素养,广东碧桂园学校构建了中外融通的“博实乐”课程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外融通的课程设置。中外融通的“博实乐”课程模型,以中国国家课程框架为基础,借鉴了IB的课程模型,由里到外分成四圈:

里圈:“博·实·乐”表示中外融通的培养目标(核心素养);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表示以学生为中心。第二圈:表示中外融通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是联系课程与培养目标的桥梁。第三圈:表示中外融通的“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志课程”,是“教”与“学”的内容,是实现“博·实·乐”培养目标的载体。第四圈:表示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培养,都要联系中国国情、全球背景,培养中外融通的“中国灵魂、国际视野”。

考虑到学生学习高中“中外融通课程”后出国留学的需要,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开设了三个课程项目:一是中国普通高中课程与IB的MYP、DP课程融通的CIB课程(C表示中国普通高中课程,下同);二是中国普通高中课程与AP美式高中课程融通的CAP课程;三是中国普通高中课程与IGCSE、A Level英式高中课程融通的CIA课程。这三个课程项目学制都是四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每周40课时,每课时按40分钟计。20课时为1学分。

根据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的培养目标:“博雅有本领,修实有担当,乐志有理想”,CIB、CAP、CIA三个融通课程项目都开设了“博学”“实践”“乐志”三类课程。“博学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必修课程或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六个学科领域的102门学科课程,这六个学科领域是: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实践课程”包括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28门课程;“乐志课程”是着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个性特长的学科拓展课程或活动课程,包括六个学科领域的80门选修课程,这六个学科领域与“博学课程”相同。

210门“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志课程”又按课程开发主体分为“国家课程”“整合课程”“国际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完全按照国家课程所开设学科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内容进行修习的课程,课程编号C;整合课程是在完成国家课程该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修习国际课程该学科其它内容的课程,课程编号有CAP、CMYP、CDP、CAL、CIG;国际课程是完全按照AP、MYP、DP、A Level、IGCSE课程所开设学科的内容进行修习的课程,课程编号有AP、MYP、DP、AL、IG;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课程编号R(普识课程)、H(荣誉课程)。学生根据普通高中学分要求、想要就读的国家和地区、个人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课程项目和具体的课程进行学习。

三、课程标准的中外融通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的每一门学科都编制了课程标准。中国普通高中课程的12个学科中,思想政治、历史直接使用国家课程标准,体现“扎根中国”,培养“中国灵魂,家国情怀”。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需要与相关的国际课程进行整合,体现“中外融通”,培养“国际视野,领袖品质”,具体做法是:以国家课程标准作为范本进行整合,整合后的课程标准中,必须包含国家课程该学科的必修部分,以及国际课程该学科合规的全部内容。国家课程该学科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大部分内容,通常会与国际课程重合,能够满足学分要求。学习整合课程,既可以满足学生参加国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学生参加国际课程考试,申请国外大学的需要。可以取代该学科的国家课程和国际课程。国际课程中的经济、商务、心理学等学科,以及校本课程中的各个学科,参照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体例,选取合法合规的学习内容,编制课程标准。

有了课程标准,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就有了方向。思想政治、历史、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12个学科使用普通高中国家教材,数学、英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9个学科可以补充国际课程中合规的知识内容。普通高中没有开设,但国际课程中需要开设且合规的学科,由学科负责人精选合规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条件成熟时编印相关学科的读本。校本课程自行选用或编写合规的读本。

四、课程评价的中外融通

建立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学生必须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修满至少144个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42学分,选修课程14学分。学分认定要达到课程标准和相关文件的要求。

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依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办法(修订)》,制定《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中外融通课程”学生综合素质方案》,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反映学生学习“博学课程”“实践课程”“乐志课程”的成果。

规范考试评价要求。按国家要求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认真组织好期中、期末考试,为平时教学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学生根据申请国外大学的需要,自主参加合规的国际课程外部考试,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有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的中外融通,就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法学法的中外融通;就可以建设满足“中外融通课程”教学所需的资源库,建立起科学先进、合法合规的“中外融通课程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国际型人才。

实施“中外融通课程”以来,广东碧桂园学校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一是学生更加爱党爱国,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纷纷撰写《让明天作证》理想立志文章,立志报效祖国;二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发展,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四是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更加具备全球化时代所需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和多元文化理解精神。广东碧桂园学校近三届毕业生获得了世界顶尖大学的充分认可,共获得40多份牛津、剑桥、常春藤名校录取通知,2021年被世界或美国前50强大学录取或预录取的学生超过了96%,2022年超过了98%。

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2020年度区域重点课题“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外融通课程’湾区实践研究——博实乐课程体系的实践范式”(项目编号:2020SYQ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唐盛昌,周勤健,纪明泽.高中国际课程本土化实践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8年7月第1版.

[2]韩艳梅.课程图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

[3]韩艳梅.系统化学校课程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第1版.

[4]廖秉权.中国特色碧桂园IB国际学校的实践与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从“打破传统”到“借鉴创新”
境外不当得利证明责任分配之借鉴
高职教育可以借鉴半工半读的技工教育模式
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借鉴四格漫画优化培智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借鉴有声思维理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
借鉴“解放思想”培养语文创造力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