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借鉴四格漫画优化培智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王吉燕
  摘要:培智学生要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必须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班级是学生规则生活的开始,也是自我约束的起步,但由于培智学生个体间差异悬殊,班级的秩序和规则难以建立。凭借有效策略,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一直引发和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去探索。本文主要借四格漫畫的策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试图引导学生建立规则秩序。
  关键词:四格漫画;培智;班级管理
  一、 研究缘起
  曾几何时,上厕所也变得惊心动魄起来。孩子们会尾随着你一直进厕所,全然不顾自己是男的,老师是女的,他们会在厕所门外不停地叫嚷,你回应了,他会循声找到你所在的厕所门,然后趴下来,从门外往里瞅;你若不应,他则会一个门一个门地趴着找过来,你真是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他们不知道这有什么对与不对的,还会兴奋地在厕所门外又笑又跳又叫。在班级管理中,像这样的啼笑皆非的事,还比比皆是。培智班级学生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埋伏在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随地,他们都会制造些“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麻烦”,这些“麻烦”,都是些摆不上台面的鸡毛蒜皮一类的小事,但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给后续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隐患,更会对学生将来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制造障碍。
  课间,学生喜欢看动漫,剧中动漫人物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总是能把学生带入画面,产生情感与行为的共鸣。是否可以借助动漫的支撑,帮助学生建立形成社会行为规范,“四格漫画”应运而生。
  二、 研究行动
  “四格漫画”在确认班级管理中学生存在的适应问题需要,找到学生应建立的社会行为规范,以行为的情境、行为的刺激、行为及行为的后果四个步骤呈现画面,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环境与行为的因果关系,对学生心理产生暗示、监督、修正、模仿、导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具有的正向行为与潜力,,矫正不良行为,稳定情绪,提高学生的班级适应能力,养成自觉遵守规则与秩序的意识,习得“我需要这样做”“我必须这样做”“我不能那样做”的主动的自制行为,逐步养成常规的落实与达成,推动日常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
  (一)确认问题制成主题
  下课了,孩子们上厕所的上厕所,玩桌面游戏的玩桌面游戏,喝水的喝水,聊天的聊天……好一派祥和的氛围。
  “呯”好大的声响,原来是门被撞开反弹发出的巨响。这声响,把教室里的每一位都给着实吓了一大跳。我也神经质地跳了起来,孩子们则纷纷把目光扫向正站在门口的小杰,扫了一圈,继而又把目光回到我的身上。其实,小杰这样的行为,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我也不少说教,可总是收效甚微,你当下说一说,他就好一好。回头又是故技重演。这样做,破坏学校公共财物自然不用说,更可怕的是,要是门背后有个同学,这撞击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同时这样也有可能伤害到他自己。看起来是这么一件小事,但却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小事处理不妥当,会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大事,而且还说不清道不明。
  我不能再停留在说教的面上,该寻找新的策略方法。
  培智班级管理以个别化教育服务为出发点和核心,从个别化教育计划到教育诊断、个案会、教学活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空间、资源,从教育教学目标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等,调查学生已有的正向行为与潜力,结合家长、各课老师和班级管理需要,确认学生的适应问题,找到学生应建立的社会行为规范,制定出一学年的单元目标,形成漫画主题。如依据上述小杰在班级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我轻声开关门》的主题。
  (二)确定步骤编成漫画
  对培智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考虑他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没有对接他们思想与行为的基点,喋喋不休的否认指责是对牛弹琴;体贴入微的批评指正也是空中楼阁。形象、生动、熟悉,易理解,易接受,易操作才是行动的出发点。“四格漫画”在确认班级管理中学生存在的适应问题需要,结合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班级管理需要,找到学生应建立的社会行为规范,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和境来勾勒画面,以行为的情境、行为的刺激、行为及行为的后果四个步骤来呈现画面。每个主题均设计成四个步骤,形成四格漫画。
  如9月漫画主题《我轻声开关门》
  第一格:行为的情境:主角小楠回教室。
  第二格:行为的刺激:教室的门关着。
  第三格:行为:小楠轻轻地转动把手,打开门,再轻轻地把门关上。
  第四格:行为的后果:老师称赞小楠并给小楠吃糖果。
  按漫画主题的需要,刻意地去创设情境,并按行为的情境、行为的刺激、行为、行为的后果拍摄成一组照片,保存在电子相册中,利用班队时间定期播放,让学生说说谁做得对,应该成为榜样,谁做得不对,应该受到批评。这样,学生行动有了明确的效仿对象,便于观摩模仿,避免了行动的盲目性,也逐步提高了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培智班级学生的教育,直观形象的引导效果明显优于说教。奖励能极大地调动培智儿童积极性,尽管培智儿童在认识上有缺陷,但他们同样具有荣誉感和自尊心,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良好行为与强化物(按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强化物,强化物发放做到及时到位、目标针对性强、考虑个体差异)密切结合,使学生达到控制自身行为。这种美好的反馈能激起学生良好的心理反应,稳定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从而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演练步骤促成表象
  从知到行的行为过程,对培智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很难,经过榜样示范或提示引导很难达到行为的自制能力。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行。培智学生自制力相对比正常孩子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所以更应该对他们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好行为得到有效巩固为止。因此,对行为的强化训练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一位教育家说过:“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演练先由班主任与搭班老师合作,示范演出四个步骤的行为,并加以说明;接着由老师和学生配合演练,指导演出四个步骤的行为;最后由学生组合演出四个步骤的行为,反复练习。此时,他们不光自我评价,还评价他人,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取长补短。“四格漫画”似乎是一面镜子,演练促使每个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从他律走向自律。


从“打破传统”到“借鉴创新”
境外不当得利证明责任分配之借鉴
高职教育可以借鉴半工半读的技工教育模式
借鉴三大主流国际高中课程,构建中外融通高中课程体系
浅议漫画社团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借鉴有声思维理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
借鉴“解放思想”培养语文创造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漫画的运用探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