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借鉴“解放思想”培养语文创造力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钱舒蕾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2期
  摘 要:陶行知“解放思想”的提出,促进了广大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有助于学生发挥自主意识,助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借鉴陶行知的解放思想,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积累,并展开自主建构;其次要引导学生探究新意;可以提供学生多元材料,引导学生想象;可以通过鼓励和激励促使学生挖掘自身潜力。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解放思想,进而发展创新精神。
  关键词:解放思想;创造能力;小学语文
  学者陶行知认为教师在发现学生的创造力,认识到学生的创造力后,就要将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认识不足,缺乏创造力培养的有效方法,让小学生在教师单一化重复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养成了定式思维,将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陶行知的解放思想,以解放教师的教育思想为前提,引领学生解放学习思想,将解放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作教师的重要职责。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尝试从多种角度入手,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 积累中,尝试自主建构
  创造能力的增强并不只是要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尝试鼓励学生拓展视野,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基础知识,这样就能为学生的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知识建构,尝试优化知识结构,并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进而促使學生掌握更扎实的知识,为自己的创造积累源头活水。
  在指导学生学习六下第2课《三亚落日》的过程中,我就尝试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我首先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尝试找出文章中写得精彩的句子,并展开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如何形象化地展现三亚落日的场景。这样的教学从基础入手,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形成语感,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其次我又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和赏析活动,说说这些词句为何会让人觉得写得很好,学生可以发现,这些词句中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我继而给学生介绍关于这些修辞手法的知识点,这样就将关于语法的知识点融合到了课文中。最后我又组织学生展开语言训练,让学生尝试模仿文本的形式展开创作,尝试自主写出比喻句、拟人句。这样就能让学生的基础技能变得更为扎实,能真正起到知识积累的效果。
  知识的积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必然会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作为基石。我在引导学生展开创造的过程中,也尝试抓住这些基础知识,促使学生不断地发展分析能力、掌握文章结构,掌握字词的语义,不断地发展基础知识。正如学者余映潮所说的那样,要大量增加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知识”的积累量,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 探究处,鼓励求新求异
  学者陶行知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各种创造发现都要从问题开始。我在培养学生发展创造力的过程中,也尝试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思考和探究,在自由遐想中提出更具有新意的观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问题意识,我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自主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进而提升自信心,大胆地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样就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在指导学生学习五上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过程中,我故意抛出了一个错误的看法,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尝试自主思考,推翻这个错误的论断。我提出问题:“林冲这个人在这个故事里显得十分窝囊啊,洪教头这样欺负他,他还能忍得了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尝试推翻老师的观点。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老师的话不对,林冲最后不是打败了洪教头吗?如果真的那么窝囊的话,那么就不会打败洪教头了。”针对学生的看法,我表示赞同,但是同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林冲不是百般忍让吗?后来只是实在被逼急了,才会出手的吧。”学生又围绕我的问题展开思考,提出:“我觉得林冲这是有教养,他初次来到柴进的府上,怎么好对对方的教头十分无礼呢?”学生在这样的自主探究中,激发了创造性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会使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向着某一个方向深入思考下去,更深刻地挖掘。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让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也能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三、 想象时,提供多元材料
  心理学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的翅膀。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想象力,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形象性的学科,所以可以充分利用想象促使学生发展创造力。我在教学中常常会提供给学生一些资料,让学生围绕这些材料展开想象,并鼓励学生尝试说出自己想象的内容。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能借助插图、背景信息等内容强化情境,并更好地展开想象,将自己的创造性认知融入想象中,展现出更多的创意。
  五年级上册第24课《少年王冕》一文展现了王冕利用放牛的机会学习画画的经历。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了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大家想一下,当王冕在放牛的时候,看到荷塘美景,他的心中会生出怎样的想法呢?”为了让学生的想象更为合理,我还给学生介绍了王冕创作的诗歌《墨梅》,并给学生介绍了王冕的经历。学生提出:“王冕是一个十分清高的人,在放牛的过程中,他虽然从事着艰苦的体力劳动,但是他的内心必然还是想着要如何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还有学生提出:“我觉得王冕一定会想到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就好像他看到梅花,想到‘只留清气满乾坤’一样,我觉得王冕画荷花也是要展现自己的清高。”这样就促使学生积极展开了想象,并将自己的创造性想法融入表达中。又如在《神奇的克隆》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会克隆技术,你最想克隆出什么?为什么要克隆他?”,此时大部分小学生都表示想要克隆奥特曼、铠甲勇士、蜘蛛侠等人物,当问及为什么都是动画片中人物时,他们的回答是“因为可以让他们保护地球”,虽然这种想法有些幼稚,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提升了,而且创造的出发点具有正能量,同时也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天马行空地大胆想象,不要因学生的想象无法实现而感到幼稚,甚至嘲笑,因为每一个发现都是从人们认为的不可能想象开始,没有大胆的想象便无从谈及创新。


大学英语阅读之批评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篮球基本功培养与训练
通过校本培训培养青年英语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初探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依法治国视域下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
浅析新时期下企业档案人员的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谈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职英语课程在保定市对接京津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