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谈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措施

作者:陈富权 字数:3166  点击:

[摘要]探究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相关问题。其中,首先概述了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含义,接着指出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阐明了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这一教育的措施。通过分析,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情况,以及如何更好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一、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含义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课程包括道德、生活常识、法律常识三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当然《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小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它可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规范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和法律,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两大主要内容。但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高考制度,小学阶段的知识教育也越来越被看重,从而逐渐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现象。

即使现在各校都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这一教育现象仍未改善。细心观察身边的学校,其实可以发现在小学阶段虽有德育课程,但都是幌子。有些学校的学生从开学到期末德育课本甚至都没打开过,有些学校即使有德育课程,教师也是照本宣科草草了事,还有些学校把品德课直接当成数学课或语文课来上了。《师者》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先传道才能授业解惑,学校教育长期出现“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同样畸形的教育现象,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两三岁学英语,四五岁学奥数,课外班辅导班、一对一的家教,完全忽略了孩子道德方面的发展。选择在一个最容易育德、最容易打底的年纪,偏偏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开智,孩子不知德为何物,便很容易使其成为亲戚口中“野孩子”的一员。即使成绩再好,才艺再多,也难免会让旁人嫌弃。

三、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人生下来就如同一张白纸。在一张白纸上你可以随意涂抹,而在有些人笔下白纸升华为艺术品,而在有些人的涂抹下白纸成了垃圾、废品。孩子也是如此,小学的孩子犹如新出厂的白纸,父母在初始轻轻划了几下后,便将涂抹的权利委托给学校,学校将一张张白纸填补上不同的颜色。因此,最开始也是最基础的底色就是小学。

小学是一个开智立德的年纪。纵观教学各类报道,更多的是对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批判,对成人道德流失的指责,却鲜有人发觉其实一开始上色就已经错了,底子都变了,何谈后期的创作。荒废了小学阶段孩子人格雏形的培养,长大后或许就来不及了。许多人都发现:现在的学生,除了别人要他做的事之外,从来都想不出自己要做什么;除了应付功课的能力,好像其他的情感能力和人格内涵都严重地欠缺开发。一代接一代,一轮接一轮,孩子似乎真的慢慢变成了一台又一台、一代又一代的读书机器。如同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天才学子竟是生活废物”“道德如此败坏的竟是一名高材生”的新闻,这些发展畸形的学子无一不是现代教育的缩影,无一不是重成绩轻道德的牺牲品。显然,这些教育问题都向我们表明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

因此,我们必须把眼光拉远,从更长远的教育观点着眼,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只有教育的主体方向对了,学生才能正确地汲取知识,健康地茁壮成长。

四、小学阶段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措施

那么作为小学教育者,我们该如何加强学生方面的教育呢?

(一)重视在实践中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的思想在实践中得到成长。道德与法治教育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的认知是以直观为主,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其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在他们的观念里尚未确立好与坏的概念,好坏的界限模糊不清。因此他们通过对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与事的思考,来形成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判断,从而慢慢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自觉的道德行为。所以,各教育者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课本的泛泛而谈上,而是应该开创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以生活为途径,构建道德与法治的大课堂,让孩子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如各学校想要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德,可以举行学雷锋义卖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热闹的氛围中感受帮助他人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还可以让他们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二)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要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教育应该随时随地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进行引导,包括言行举止、衣食住行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并发展他们勤奋好学、勇敢不怕困难、团结友爱、讲礼貌、遵守纪律等良好品德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比如,一些学习稍微弱一些的学生有困难,成绩出色的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在劳动时,一些不怕累、不怕脏的学生应该积极成为“劳动小能手”。教师和家长应该善于抓住这些具有典型性的事例进行赞扬和鼓励。对于一些偷窃、抢夺同学物品,以及喜好打架骂人的学生,则应该通过建议等方式教育引导,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对错、应该做什么,以及什么不应该做,养成良好的辨别是非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典型、日常小事,学生能够亲眼目睹和亲耳听到,便于理解和掌握。为增强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应该使用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例子、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并多采用引导、参与、讨论的方式。因此,日常生活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

(三)道德法治教育应着眼于规范行为习惯

道德法治教育应该着眼于规范行为习惯。正如孔子所言:“少年如天性,习惯如自然。”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和途径协调作用的结果。近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长期的严格训练,能够在孩子的头脑中建立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高层次的道德行为,也就是反复的行为实践会使学生形成行为定势。因此,班主任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成熟的班主任认为,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做法很重要。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和硬性知识的传授,而是全心全意地从小事做起,比如要求学生姿势端正。在每一次小练习中,只要发现学生有不正确的坐姿或站姿,班主任要及时纠正。只有把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结束语

在今天的社会中,品德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品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和道理,更是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能够创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品德监管,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以期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通过在小学品德教育上的重视和努力,我们相信我们所培养的每一个孩子都将成为祖国的花朵,成为社会中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林晓娜.基于核心素美的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思考[J].读写算,2018-09-05.

[2]陈华.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的道德法制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2017:2.

[3]李琳玉.让思想品德课“乐”起来——浅谈游戏式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2):121-122.


浅谈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浅谈我国传媒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浅谈铁路大型桥梁墩身施工的技术控制
浅谈几种常用的隧道超前预报方法
浅谈新媒体在铁路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发挥施工企业基层党支部作用
浅谈信息数字化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影响
浅谈“物权行为”的规范在我国法律的立场
浅谈民族民间舞的价值与开掘
浅谈城乡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浅谈武术“棍文化”之“棍术”起源探讨
浅谈法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定格动画浅谈
浅谈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火灾隐患的行政强制措施问题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