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从家庭教养方式、师生关系谈小班分离焦虑的缓解

作者:蔡英英 字数:3019  点击: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017-02

每当新学期开始,小班新生往往分离焦虑的情绪,有的表现强烈的哭闹行为,有的紧紧抱住父母不愿意撒手……分离焦虑是指在与依恋对象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主要包括对陌生环境产生的不安和紧张等情绪。对此,我们从家庭教养方式、师生关系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尝试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1.幼儿入园前

1.1 家庭教养方式

诺贝尔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尔曼曾经说过:影响人生轨迹最佳时间是在3岁之前,那时大脑仍在发育中,可塑性较强。所以3岁之前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情绪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所谓家庭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的互动活动中,形成并发展的一种方法和形式,并且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爱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和反应性,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和忽视型。不同的教养方式无疑会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可见下表所示。

在幼儿人园前,班级教师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每个家庭的教养方式,并对班内父母受教育程度等进行了了解,对每个幼儿的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梳理与归类。

1.2 师生关系

小班幼儿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对陌生环境缺乏安全感,为了消除幼儿的陌生感,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适应活动,如新生游戏体验活动、参观幼儿园、班级环境等。除此之外,为了让幼儿熟悉班级中的三位老师,我们利用”晓黑板”软件,上传老师的照片,让幼儿能够认识、喜欢老师,建立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

2.幼儿入园后

2.1 改变家庭教养方式

我园小班开学第一周邀请父母来园陪伴幼儿渡过两个半天,随后幼儿独自在园适应三个半天,从父母陪伴到幼儿独立适应,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没有以往小班情况严重,班级内80%的幼儿早上来园时能够情绪平和地与家长说再见,有的幼儿虽然分离时有忧愁、害怕的情绪表现,但是当他们进入教室、看到各种玩具时消极情绪慢慢减少。

班级内也有3-4个幼儿分离焦虑比较严重,表现为早上来园抱紧家人,甚至还有冲出教室寻找家人;或反抗老师、打老师,等到情绪平稳时开始不停地问老师:爸爸什么时候来接我回家;也有的幼儿对于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都拒绝参与,也不与同伴一起游戏,甚至拒绝吃幼儿园内的饭菜……对于这些幼儿我们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并反馈孩子在园情况,这类幼儿的家庭教养方式大部分属于放纵型,家庭模式属于“421”,家长普遍年龄在35——37之间,对于孩子非常溺爱、包容、包办,孩子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普遍较弱,外出参与同龄人游戏的机会较少,大部分时间呆在家中看动画片或者独自玩玩具。孩子早期的抚养人大多数是祖辈,母亲在家休完正常的产假以后,由于工作的压力,陪伴孩子的时间、与孩子交流的机会逐渐减少,父母对孩子的约束力、教育力有所下降,孩子常常出现情绪上的兴奋、冲动、打滚等令父母束手无策的行为表现。

对于这些焦虑表现严重的幼儿,我们与他们的家长保持重点联系,利用班级“晓黑板”进行讨论,开展如“如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如何与幼儿进行约定”、“来园时家长应该怎么做?”等一系列的话题讨论,同时分享情绪表现稳定、来园开心的家长的做法与心得,转变“放纵型”家庭教养的模式。让家长明确自己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尽量利用晚饭后的一些空余时间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有好的亲子关系,如陪伴孩子一起看绘本、讲故事、做运动、画画等。

2.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1)感情安抚

在幼儿人园适应期,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吻、一个拥抱、一句温柔的话语,都会使幼儿的情绪安定下来,感受到教师关心他、喜欢他,从而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而最重要的是协助幼儿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如上厕所时提拉裤子、吃饭前洗手、调羹的使用、午睡前穿脱衣服等。如果幼儿能得到贴心的照顾,那么他的担忧和焦虑会逐步减少。除了关怀幼儿之外,教师也要注意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经常听到有教师说,尽量多满足哭闹幼儿的愿望,能让他喜欢上幼儿园。3岁的幼儿已初步形成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一味迁就只会让他变得任性,稍有不如意就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解决。如果幼儿的行为不恰当,那么教师还是应及时强调正确的行为规则,并且不断强化,以使幼儿真正适应幼儿园生活。

(2)耐心回应

由于个体差异,幼儿焦虑的表现各有不同。有的幼儿性格外向,没与哭闹的现象,但是,他会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现他的焦虑和不安,值得教师注意。睿睿是班级中小年龄幼儿,内向胆小,虽然有奶奶连续两天陪伴他人园,但是当他独立人园时依然拉着奶奶的手不肯放开,奶奶如果要走就大哭大闹,还要冲到教室外面,老师只能暂时让奶奶陪伴他一起玩玩具,并不断地告诉他晚上放学会来接他回家的,奶奶在他情绪稳定时用“上厕所的”的借口离开。于是,睿睿一遍一遍地问:“奶奶去上厕所了吗?怎么还没有回来?”老师只能告诉他:“奶奶肚子痛的厉害,要去医院,我们给她打电话!”奶奶离开后,这样的重复对话并没有结束,继续不断地询问:“奶奶去打针了吗?”“奶奶会来接我吗?”此时,教师并没有阻止他的提问,因为这是该年龄段幼儿的情绪表现,也是他情感宣泄和依托的方式之一。睿睿问了多少遍,教师就回应了多少遍。教师的耐心和肯定回答让他感到安心与快乐,坚定了“奶奶会来”的信心,给了他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勇气。

(3)转移注意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类型是多样的,当大部分幼儿来园情绪稳定后,老师可以组织不停形式的活动,吸引幼儿共同参与,转移分离焦虑幼儿的注意。如早上来园时可以以角色游戏、桌面游戏等游戏类活动满足孩子摆弄玩具、角色扮演的需要。之后可以借用生活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盥洗、点心、漱口等,在吃吃、喝喝、动动中调整自己的情绪。小班幼儿情绪容易受他人的感染、影响,他们天生活泼好动,我园宽阔的运动场地与多样的运动器械为幼儿进行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天教师都选择一个有趣、安全的运动场地进行自由运动,孩子们在宽阔的场地上边听音乐边随乐律动,这是一项愉悦身心的活动。草地、滑梯、山坡、攀爬网等充满野趣的场景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减少了幼儿的分离焦虑。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一集体中生活,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无论是家庭教养方式,还是师生关系,教师所实施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幼儿逐步适应新环境,减少分离焦虑。当幼儿爱上幼儿生活时,那便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参考文献:

[1]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5.

[2]管旅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8.

[3]施郭琴.小班幼儿家长分离焦虑的缓解措施[J].上海托幼,2015,9:42-43.

[4]中福会幼儿园.幼儿入托适应期的有效策略[J].上海托幼,2015,1/2:40-43.


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试论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同性恋题材影片片名的翻译
从外部环境分析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要素
家庭档案管理
从“家风”到“舍风”,实践探索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
从“打破传统”到“借鉴创新”
从《摇拜队长》看井伏鳟二的战争观
从《茶馆》英译看戏剧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从好莱坞中国题材影片看西方的中国想象
从中西禁忌语角度看跨文化交际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谈员工激励
浅谈家庭环境对成才的影响
从“心”做起,创建和谐班集体
从生态文学批评角度看《老人与海》
从高职院校辅导员角度谈班会课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