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吕瑶 字数:2333  点击: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教学。将我国的优良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文化素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价值。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如何将所理解的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本文将从一下几个方面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叙述笔者自己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6-0104-01

1.数学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就是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然后使得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及数学修养的总称,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及实践性,所以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另一方面,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具有显著的科学性,还具有显著的时代性,成为新课改所强调的内容,也就是说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同时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不能只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还需要增加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健康成长。关于“数学核心素养”还有相关学者认为数学素养定不仅具有熟练的运算技能,还具有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能力等内容,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有以应用。

2.构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要素

2.1 开展实战演练,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范增华教授曾经提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较为突出,他们观察的能力很强,在对他们的智力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让他们进行直观地感受和身临其境的体验较之于概念的讲解和阐释更为有效,这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让他们的感官器官发挥作用,并且逐步上升到头脑的思维中去”。从心理特征上讲,小学生们爱想、爱玩、爱观察、爱思考。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施“实战演练”的教学策略,对于较为复杂问题的阐释转变从直观体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日算队列人数这一章节,如果单纯进行公式的讲解,学生们往往感觉难以理解,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让小学生们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即从班级内随机叫出若干学生站成一排,然后让大家依次报数,报到某位学生时,教师突然让学生们停下来,然后从后面向前报数,依旧到这位同学时停下来,让学生们计算队列的总人数。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小学生们在问题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探究解决的核心素养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升。

2.2 教师应该在学生创新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

科学每一次有重大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人们大胆的想象出来,然后一步一步的验证的。对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猜想,是一种创新的表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质疑,创新式的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这个提出问题、猜想,进行讨论验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例如,在教“圆”这一单元时,学到圆的周长时,教师首先可以准备一些教学道具,一截儿细细的铁丝或者毛线围成一个圆圈,然后提问“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呢,谁来测量一下?”(拉直直接测量就可以)然后拿出小的圆的物体如硬币或者剪一个圆圈,提问“这个又如何测量其周长呢?”(在量尺上滚动一圈,提前做好标记)圆柱形的水杯的地面的周长又如何进行测量呢?(那一根毛线绕一圈,然后剪断并测量)这对就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总结:无论是拉、绕还是滚圈,目的都是为了将其变成直线,即“化曲为直”。然后教师画不同大小的圆,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发现圆的大小与其半径之间的关系。在整个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总结等,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轻松的掌握。

2.3 增强图形教育,培养学生模型构造思维

在小学的数学课本中,有很多有关图形的教学内容,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进行口头上的讲解,其中运用到的图案也只是让学生参考课本里的图形。时间长了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图形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增加图形的教育,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找到这些图形的模型。比如,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内容讲解时,虽然学生有之前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不过,还没有深入地认识立体图形,有些学生就会单纯地认为立体图形只是用四个面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讲课之前,就可以运用烟盒当材料,先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制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就已经有了大致了解,然后教师再进行统一的授课,学生便可以很轻松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到知识,使学生模型构造的思维得到了培养。

2.4 数学应用

数学应用实质上是指学生能够对数学技能及方法进行熟练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些数学技能的支持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熟练地应用数学知识。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掌握数学技能和知识,而不是只让学生一味地去背诵课本上已有的知识。

3.结语

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不断渗透。教师应该抓住小学阶段这一关键期,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荣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7(31).

[2]王莉.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7(34).

[3]刘友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57-58.

相关推荐



浅谈基层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档案管理流程
浅谈新闻宣传部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危机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浅谈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浅谈《紫式部日记》及其女性美
浅谈基层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说理执法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家庭建档工作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浅谈风电场用美式箱变烧毁事故及原因分析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