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宋甜
摘要:生活语文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个重要教学科目,而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普遍认知能力较低,,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教师想要提升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必须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本文对提升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提升生活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
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对那些存在智力障碍情况的学生进行教学,鉴于这些学生的特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等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符合这些特殊学生的需求,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快的成长。特别是语文学科,对于学生理解、表达等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来说,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于其个人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 明确设定教学目标
教师想要提升生活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生活语文的教学目标,只有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才能通过教学方法、手段等的创新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作为课堂的灵魂,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起着引导和定向的作用,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对生活语文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使其能够更加明确,目标设计应当具体到某一课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是要一般了解,还是要理解并应用“听、说、读、写”的训练要求等。此外,还要包括思维品质、道德情感方面的要求。只有将教学目标明确之后,才会让其具备相应的可操作性、可评价性。教学目标设计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包括其在认知结构、学习动机、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并据此设置多层次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二、 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师想要提升生活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能够组织有效地教学活动。有研究表明,语文教学效率受到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影响非常大,当七成以上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时,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有效性就会非常高。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语文教学时,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组织有效地学习活动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必然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师只有激发出其参与活动的兴趣,才能组织起有效地学习活动,从而保障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生活语文二年级下册《身体好》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儿歌《认真锻炼身体好》的动画视频,学生边看动画、听儿歌,边进行学习,学生的兴趣将会非常浓厚,并且了解“早睡早起爱运动,按时吃饭身体好”的意思。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一边读这两句话,一边做一些与之相应的简单动作,这样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组织有效地学习活动的目的,并且最终促进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 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不断进行知识重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以创造为基础的心理重建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提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理论上而言,学生习得知识总是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在生活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创造”的气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要勇于表现自己,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还能对其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确保生活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虽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可能提出什么意义深刻的问题,而是只能提出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提问这种方式却能够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望,让其愿意去主动进行探究,进而达到促进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目的。
四、 有效利用听、说、读的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生活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其听、说、读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听、说、读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从而促进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为学生创造“听”的机会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比较特殊,他们基本上都未曾接受过学前教育,也就没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儿歌、故事等,对于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语言启蒙作用的文学作品。而现在使用的特殊教育教材更加关注生活化教学,同样缺少儿歌、故事等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利用这些内容进行语言习得,或者是感悟生活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语文教学时,可以筛选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适合其接受能力的有声作品,为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同时,对于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地提升也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筛选的内容非常多,比如课标当中推荐的经典古诗,网络上流传的一些经典儿歌、故事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直观呈现这些内容,同时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其产生学习的冲动。教师还可以利用此机会对学生的语感进行训练,并且帮助其积累语句,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当然,材料的选择还可以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这样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比如在进行《值日生》这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选擇《今天我是值日生》这首儿童歌曲作为“听”的材料。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通常不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在学校中的活动基本上都是教师安排,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段安排学生听儿歌、听故事,这既是一种娱乐放松的方式,同时还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听力训练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等,为生活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从而为其教学有效性地提升提供支持。也许很多学生并不能理解听的内容,但是在这种语言环境的熏陶之下,他们可能会模仿听到的内容来说话,从而积累大量词汇,认识一些故事中的人物等,这些对于培养其语言表达的自信心也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