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谈小组合作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徐玥芯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100期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数学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比起单纯地只做题与被灌输知识,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与质疑更加重要。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关键在于课堂,要想真正在课堂上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不能只依靠理论,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方法,才能真正使理论有效运用于实践,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
  关键词:小组合作;实践问题;关注学生;真正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的,但真正在课堂上使用后却总能听到有老师表示:课堂内容完成不了,学生的成绩反而下降了,小组合作就是个形式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小组合作真的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的学习方法吗?任何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式在真正实践时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与困难的,发现,总结并直面它们,并想办法去解决,才能做到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有效地去做。
  一、 课堂设计与备课“有问题”
  小组合作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水平。那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方面就不能仅限于知识与技能,没能考虑全面就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出问题。
  (一) 合作环节不清楚,学生不会合作
  这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第二课时的设计环节的一部分:
  某厂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产品,生产甲种产品需时间8s,铜8g,生产一个乙种产品需要时间6s,铜16g,如果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用1h,用铜6.4kg,甲乙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个?
  请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列出表格,然后用方程组解决问题。
  根据这个问题开始了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实际观察各个小组情况,发现有如下几种情况:1. 一位同学讲答案,一位同学记录,其他人听并记,然后结束。2. 大家一起做题,然后得出答案,组长或优生讲思路,然后开始研究谁上台发言讲的好。3. 组内分成两三人一群开始讨论,并且有一到两个学困生发呆。4. 两三分钟就合作完,或者时间已到答案还没对完。小组展示基本上都很流畅完美,但是有个问题:大家都能把表格和方程组列出,但讲不清是怎么想的。
  评析:这个合作学习从合作到展示看着是很顺,但实际上多数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在处理这个环节时,除了设计问题,教师也应当给予学生明确指导如何合作,比如:学困生尝试解决问题,一般生尝试分析思路,优生分别负责对这两者进行指导,务必让大家的头脑都动起来。上台展示也可明确要求让一般生展示甚至让学困生来复述合作成果,优生可补充与质疑,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于关键问题,比如这节课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并列表,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如何去做,最后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交流如何列表分析。当学生对某个重难点卡壳时,,适当地指导与将问题分步,有利于学生找到研究与解决问题的方向,可使更多人掌握。所以教师在对小组合作进行课堂设计时,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也要设计。这才是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的前提。
  (二) 问题设计只有优生参与,其他人都是“摆设”
  下面是一节因式分解概念探索课的片段
  将下列多项式写成整式乘积形式
  ①从左到右,这些式子从什么变成什么?
  ②我们在做一件什么事?小学有没有类似的行为?
  ③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④你能试着归纳什么是因式分解吗?
  这两道题目学生解决比较顺利,但对于后面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比我们想象中要困难。对于问题②学生无法联想到小学学过的分解质因数,这里的讨论就出现了冷场。少数优生举手发言能联想到提取公因数,继而类比得到了提取公因式概念。学生将提取公因式和因式分解混淆。
  评析:实际上这些问题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能力有限的同学不能理解问题,所以他们无法参与讨论,只能旁听。因式分解概念这块出现学生易混点,需要教师的帮助解决。所以这些问题设置不适合用于小组合作。用于小组合作的问题要清晰,不能模糊,并能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有难度的问题作为必要的提升设置,让学生自行思考。什么样的方式适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不要拘泥于框架,这也是备课时要注意的地方。
  二、 课前对学生的培训“有问题”
  有的老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课堂上的事,其他时候与之无关。恰恰相反,课前有效培训学生才是迈向真正小组合作學习的第一步,培训方向不对,方式与内容不对,自然就不能真正进行有效小组合作。
  (一) 分组标准单一,时间一长也没随变化而调整
  很多小组的分组依据是性别与学习成绩如何,却忽略了学生的性格与情商。有的同学虽然能力很强,但是不善表达,无法发挥带头作用;有的小组内搞“小团体”,整个小组并没团结在一起;有的小组有一两个组员始终不参与任何活动,别人不管或者管不了他们;有的小组甚至组员之间为了分工或贡献等问题产生矛盾,一直解决不好,从而影响小组合作学习。这些问题都不是靠几节数学课就能解决的。刚开始由于对学生不了解,分组难免有不合理之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关注学生的特点与小组情况,出现问题时课后应及时培训,教育学生,必要时应调整小组。只有全面关注学生,才能保证课堂内小组合作顺利有效。传道授业与育人是分不开的,做好德育也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二) 组内分工不明确,初期也未明确指导如何合作学习
  为什么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合作无效呢?小组内分工不明,初期没有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明确与反复的指导,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就算在小组分工明确的情况下,刚开始实际操作起来也会遇上困难与矛盾。只有及时引导与解决,小组合作才能上轨道。初期对学生的分工、如何做的培训很重要,而随着小组合作活动展开,如何探索,合作研究,也应及时对学生再指导与完善。这些“场外”工作也是教学的一部分,做好它们可以更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


浅谈基层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档案管理流程
浅谈新闻宣传部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危机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浅谈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浅谈《紫式部日记》及其女性美
浅谈基层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说理执法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家庭建档工作
浅谈风电场用美式箱变烧毁事故及原因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政治思想工作
浅谈传统村落档案的利用开发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