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张万富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1期
摘 要:社区教育是常规教育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单位。社区教育就是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以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的需求,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和社區物质文明发展的教育活动。农村社区教育是农村社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形成学习化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本文针对农村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将依据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知识,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和局限,深入研究和探索,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对于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区教育;现状分析;突破对策
社区教育的本质任务是为社区所有居民提供非正规教育服务,以开发社区人力资源为本,提高社区成员素质为基本目的,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教育活动。我们所研究的农村社区教育内容,正是为满足农业经济为主的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以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的需求,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形成学习化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根据国内外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虽然在社区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发挥上都有成功的认识与研究,但并没有将其延伸至农村社区,更没有在教育难点问题的突破与探索上深入实践,纯理论性的居多,重实践操作性的居少。笔者将依据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知识,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和局限,深入研究和探索,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对于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分析
(一) 农村招生组班困难
农村社区居民因为学习意识不强,最主要的是农村的用工单位对工人技术与知识要求低,只要肯吃苦耐劳就行,再加上社区领导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绝大部分村民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存在全然不知,致使社区村民在思想上观念没有转变,在认知观念上比较片面,求知意识薄弱,再加上生源分散且工学矛盾影响到招生计划;培训过程中,部分学员觉得比较枯燥乏味。对于培训提不起兴趣,经常缺课,甚至一开始就不来上课,影响到整个教学计划安排。
(二) 教师资源严重缺乏
目前的农村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农村社区学校没有独立的机构及人事编制,师资队伍多样性不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
(三) 教育经费到位迟缓
笔者经过这几年在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发现:农村社区教育的政策和经费保障与社区教育的发展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政府只按当地常住人口数(每人2元)拨款,这经费是日常办公经费,不包括各类培训专项经费。资金缺乏,因此无法开展非技能类的培训。为完成培训指标,培训费用从少量的办公经费里解决,实在是困难重重。再加上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紧张,以及不正确政绩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一些政府部门在规划和发展社区教育的行动上落实不到位,政策和经费保障滞后,无法保障社区教育经费的到位。目前我们社区教育学校经费缺乏明确的制度性保障,如农村社区教育是添置和维护农村社区教育费、外聘老师的兼课金、终身教育课程研究以及各项活动、会务、差旅等日常支出,经费投入对于这么多事项而言自然显得捉襟见肘。作为社区教育主管部门区教育局和区财政局,对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少且很不稳定。台州市椒江区在全国来看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但实际情况看,区财政无投入,区教育局层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经费贫乏。而且缺乏制度性的规定,造成农村社区学校经费困难,给社区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制约。
(四) 人事编制不够健全
笔者所在农村社区学校成立于2006年(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立于1991年),只有一名在编的校长,一直以来没有一位是在编的教师,由附近中小学教师兼任。而农村社区教育其实是一个“大教育”,它包括了中小学、幼儿园、成人文化技术等综合的教育,只有构建一个能统筹、协调社区内各种教育因素的组织机构,才能真正开展社区教育,为社区的教育办实事,求实效。再加上农村社区文化的封闭性和地域的分散性更增加了组织管理的困难,单靠一个分管社区教育工作者去单打独斗,很难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构建一个能统筹、协调社区内各种教育因素的组织机构,才能真正开展好农村社区教育。
二、 突破社区教育现状的对策
社区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只有明确办学目的,寻找办学方法,彰显办学特色,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社区教育有别于全日制教育,不是天天坐在办公室或者在校园里转转就能做好工作。必须得接触社会各层次的人以及到各类企业里去了解他们的需求,按他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开展各类培训,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因材施教、按需组班,以突破没人学、不想学的难点。让“社区教育”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居民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样才能获取当地政府对社区教育大力支持。
(一) 提高认识,灵活招生
充分营造宣传氛围,利用村(居)文化大礼堂、微信公共号平台以及曾来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向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和居民群众宣传社区教育的意义与要求,明确社区教育活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既有利于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又有利于本地经济与当地文化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社区成员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提高他们搞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其次是农村社区教育采取多种手段、灵活招生,如采取“订单式”“菜单式”招生。
(二) 建立机构,建设队伍
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做好社区教育工作的前提。在没有专业在编在职教师的前提下,我们只有面对现实,从社区中挖掘各种人才,从全日制教师中招募志愿者,从各行各业中寻觅人才,把这些人才征集在一起,组成社区教育的兼职师资队伍和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立一套合理、可行、实用的师资管理方案。就目前而论,这应该是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唯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