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李娜 字数:3117  点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上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五位一体”,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开始介绍,其次展现一些环保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再次就是从个人、企业、政府,国际合作方面提出怎样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矛盾以及国家人民和领导人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经济发展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大自然是上帝给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发达,人类不断的征服和改善着自然界,尤其是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人们便无节制的向自然界索取,当我们疯狂的破坏大自然时,大自然也开始向我们展开报复。面对全球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开始得到最初的关注。

1.1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既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承诺,又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党对生态文明建设也非常重视,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1.2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1.2.1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具体就生态而言来说就是以人的生态需要为目标建立生态文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们就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必须积极主动的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

1.2.2 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的代际公平,其根本宗旨在于确保人类能够世世代代地在地球上健康幸福地生活。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在追求经济社会发展时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当代生态文明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发展大多是粗放式的,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深入发展,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从重视这些问题,提高意识,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1.1 我国生态资源遭到破坏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令全世界瞩目,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综合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也为之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从2010年以来的数据看,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1.5亿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200万亩,合计超过1.8亿亩,占耕地面积的10%以上,严重过的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2.1.2 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影响生态安全

在经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自然灾害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例如地震、山体滑坡等。据中国新闻网统计,2014年一季度,中国自然灾害以旱灾、洪涝、地震、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山体崩塌、滑坡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偏轻。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直接经济损失55.6亿元。这些自然灾害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直接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2.1.3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生活

目前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已经波及到人们的生活领域。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2 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2.2.1生态文明理念的缺乏

我国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是人民环保意识低。人们很少去关注环保问题,没有养成良好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而企业为了逐利,通过种种渠道来逃避国家强制性的治理达标机制,进而造成了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2.2.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资源浪费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斐然,可总体来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与经济联系不强,利用率低,特别缺少铲除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目前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水平不能达到满足我们想要加大资源利用率的需求。

2.2.3 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虽建立一些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但不够完善,这些法律只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却没指出违反环保法规的一些惩罚措施,做不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时,法律制定存在一些漏洞,没有及时更新,还有些关键领域没有相关的法律所能参考。比如在生物安全,环境损坏赔偿和环境检测等方面的法律是空白的。

3 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位一体”的号召,也是人们对“APEC蓝”的期望。

3.1 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要引导人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意识到自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我们要积极吸取国内外生态文化建设的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国情,积极转变生态文化观念,创新生态文化体制,从而构建有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理念。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建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在中国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基础上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科技和信息的广泛投入,为实现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转变奠定基础。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新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转变消费观念,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从小事做起,践行节约,绿色出行,美化自然,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环境。

3.3 加强国际合作,让“APEC蓝”持久下去

生态无国界,生态关乎着全球人的命运。我们应该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积极参考和学习其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北京进入APEC时间。北京及周边5省市采取的一系列环保措施逐渐显效,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天空逐渐变蓝,被市民称为“APEC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为出席APEC领导人举行晚宴上的讲话上说“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好,是我们有关地方和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我要感谢各位,也感谢这次会议,让我们下了更大的决心,来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我们今后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的更好。”

4 总结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经济、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更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 张蓓.浅析生文明与科学发展观[D].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报,2009(8)

[3] 赵丽.论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工业化思路[J],齐鲁学刊,2010(4)


论运输管理工作中如何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浅析群众观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关系
浅谈在新常态下如何推动消防事业和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
谈医学科技论文的科学性
浅谈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伦理问题
依法治国视域下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
信息化视域中档案管理的策略研究
提升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科学合理性的方法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水平的综合方法初探
关于比较视域中跨学科的美术学方法研究
视域融合视角下《论语》核心概念词“礼”的英译解析
浅析如何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略谈档案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科学思路
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思考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