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浅谈苏南苏北加工贸易发展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兆坤 字数:2923  点击:

摘 要:近年来,江苏省加工贸易发展呈现区域不平衡的特点,苏南加工贸易的发展远远超过苏北地区。通过对加工贸易的规模、产品结构、市场等方面分析苏南苏北加工贸易的发展差异,提出的苏南苏北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区域对比;发展

江苏是我国的外贸大省,加工贸易在其进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加工贸易,给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机遇。然而包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镇江 5 市的苏南和包括连云港、盐城、淮安、徐州、宿迁 5 市的苏北加工贸易发展极不均衡。这种状况不仅拉大了苏北与苏南的经济差距,而且导致一定的社会问题。冯其河(2011)[1]以苏州工业园区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实践为例,论证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式。 因此,分析江苏加工贸易区域差异的表现与原因,提出协调发展的建议,对于促进江苏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以及江苏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苏南与苏北加工贸易对比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江苏省加工贸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跃式发展,但是江苏省加工贸易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苏南地区加工贸易起步早,加工贸易发展较为成熟,已到了需要升级的时刻。而苏北地区加工贸易起步晚,吸引外资能力不足,加工贸易仍处于初级阶段。所以需要对苏南苏北加工贸易发展进行对比。

1.1 加工贸易规模比较

苏南苏北地区加工贸易在规模上差距较大。从加工贸易总量来看,苏北地区远低于苏南地区。如表1分析可知,苏南地区加工贸易总量遥遥领先苏北地区。苏南地区加工贸易额占江苏省加工贸易总额的比重也高于苏北地区。可见苏南地区加工贸易规模远大于苏北地区,苏南苏北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

表1 2009-2013年苏南苏北加工贸易总额及占全省加工贸易总额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由江苏省统计年鉴及江苏省统计局数据(2008—2013)整理所得)

1.2 加工贸易产品结构比较

苏南苏北地区在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上也存在差异。由图1、2分析可知,苏南地区加工贸易产品结构是以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苏北地区仍停留在劳动密集产品为主导的产品结构。苏南目前加工贸易开始从分散式制造向系统集成制造转变,加工贸易商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明显优势。同时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优化了苏南地区的产业结构。而苏北地区虽然加工贸易仍处于初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相较于苏北地区,苏南地区商品结构更为多样,层次更高,结构优于苏北地区。

图1 2012年苏南地区加工贸易主要产品

(数据来源:2013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及苏南各市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图2 2012年苏北加工贸易主要产品

(数据来源:2013年苏北各市统计年鉴及2012年年统计公报整理)

1.3 加工贸易市场比较

苏南苏北地区加工贸易市场较为集中。苏南苏北地区加工贸易市场都过于集中,苏南地区是以欧美市场为主,苏北地区则以亚洲为主。虽然苏南地区新兴市场开拓较为广阔,但其占比不高,而苏北地区除主要市场外,其他市场出口额相较于苏南地区,比较低。由此可见,苏南苏北地区,加工贸易市场多元化程度不高,都需拓展市场。

2 影响苏南苏北加工贸易发展差异的因素

通过分析,苏南苏北加工贸易的规模不同,发展不平衡;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同,苏南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苏北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苏南苏北加工贸易的市场都较为集中,苏南出口市场略比苏北多元化。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

2.1 区位优势不同

地理条件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苏南、苏北开放程度的差异,促使了江苏加工贸易区域差异的形成。苏南处于长江下游地区与“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接壤,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资本、技术和市场,进而推动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苏北地区虽然东临黄海,西依中原,是沿海经济带和陆桥经济带的交汇区域,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具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独特区域优势。但这些优势并未发挥出来,对外资吸引力

不足。

2.2 劳动力素质差异

苏南地区产品结构优于苏北地区原因在于,苏南加工贸易以技术密集型为主导,产品较高级,附加值较高。归根到底是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差异。李薇(2008)[2]认为规模庞大的低素质劳动力是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苏南地区拥有的高等院校为该地区加工贸易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苏北地区的高校质量低于苏南地区,为当地培养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素质低于苏南地区,苏南苏北劳动力素质的差异导致了加工贸易发展人力资源的差异,影响苏南苏北加工贸易的发展。

2.3 创新能力存在差异

苏北地区知识产权总量仅为苏南地区的18.1%,大部分企业仍然处在有生产无产权,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导致生产经营只注重短期效益,显示出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只能生产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品,填补发达国家因劳动力成本上升,低档产品竞争力降低所带来的缺口。

3 促进苏南苏北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

要缓解目前苏南苏北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必须加强两地区的合作,实现加工贸易的协调发展。保持苏南加工贸易发展的领先优势,加快推进苏南地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激发苏北的后发优势,快速壮大加工贸易的规模。

3.1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加工贸易的协调发展

要改善苏南、苏北地区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必须实现两地区产业转移的成功对接,充分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链中的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将苏南地区一些低附加值,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渐转移到苏北地区。由政府牵头促进省内各区域的合作,实现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

3.2 加快苏南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王子先、杨正位、宋刚(2004)[3]认为我国加工贸易经过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需要转型升级的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是:抓住机遇,促进国内产业配套,产业链条延伸,鼓励国内有实力企业参与,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发展能力。苏南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目前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因此要继续加快加工贸易的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价值链。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一批自主品牌出口,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另外要增强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互动效应,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开发合作。罗茜柏鑫(2012)[4]通过计量分析法认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内在促进机制还不成熟,应立足增强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来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两地区要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冯其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践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物流科技,2011(9):142-144

[2]李薇.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活力,2008(1):53-55

[3]王子先、杨正位、宋刚.促进落地生根—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J].国际贸易,2004(2):10-13

[4]罗茜、柏鑫.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2012(1):27-28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政治思想工作
浅谈传统村落档案的利用开发
浅谈公共图书馆展览业务的发展
浅谈民航档案现代化管理
浅谈高校法制教育改革
浅谈高校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见习在其中职教育中的
浅谈教师“下水”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品德教育的教学艺术
浅谈如何加强车辆器材装备规范化使用管理
浅谈现代城市室内设计的重要元素
浅谈如何做好煤企党组织发展工作
浅谈高层建筑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研究
浅谈科技馆如何创办青少年品牌科普活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