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典型零件的普通加工》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
作者:吴爱华 字数:2741 点击:
摘 要:《典型零件的普通加工》是我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该课程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与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不断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大力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将课堂从教室搬到学院实习工厂机加车间,从教学环境、内容设置、配套教材、师资队伍、质量考核等方面积极探索,以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职业能力;有效实施
0 前言
《典型零件的普通加工》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学习到零件的普通加工方面知识,特别是对典型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及普通机械加工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再引入生产案例,以多媒体教学加以辅助,这样学生通过在教室的学习能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但对典型零件的普通加工知道缺乏一个生动形象的认知,从而导致了学生进一步对机械加工制造知识学习的局限性。采用先进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的短处,通过在生产加工的环境熏陶,对加工设备形象的认识,对加工方法的真实体验,,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反复教学过程中,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保持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只有教学开展有效进行,才真正达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初衷。
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长期存在有其存在的土壤,保持传统的先进性和改进传统的滞后性才能不断发展进步。简单来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便于组织与实施、便于课堂纪律与安全管理、便于教学内容的广泛讲解,诸如此类理由,现如今有些高职院校在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之际,仍难以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但随着近年来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先进职教理念的不断涌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如此培养的学生理论不精、技能不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之际,社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不断促进着学校培养人才方针的改进。如今企业的要求就是能较快的融入企业,适应岗位,为企业创造效益。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看到的只有书本知识与画面印象,而对生产环境不熟悉、对工种岗位不适应、对职业技能不专长,这样的学生对企业来说是不受欢迎的,因为企业还要进行大量时间的再培训后才能使其胜任相关岗位工作。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在教中改、改中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室或车间,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此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对现今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分析,可知其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典型零件的普通加工》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与分析动脑能力,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在实习工厂车间里教学,在各类机械加工设备中讲解,以典型零件为载体,逐一分析加工工艺并完成加工,能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热情,在生产加工环境下的潜移默化,能使学生更好的认知企业岗位,有利于今后加快适应企业的能力。在理实教学实施中,学生逐步养成了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的职业素养,不断努力锻炼了精益求精、娴熟自如的职业技能,并通过与老师、同学、工厂生产人员的交流沟通,培养了团体协作、交流互助的社会能力。
3 促进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
只有得到有效实施,一切规划才堪称美好。通过对传统教学与理实教学的分析可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本课程的教学大有裨益。为了有效实施,必须一步一步走扎实,从教学环境的保证、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质量的考核等方面积极探索,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1 教学环境的保证
教学环境的有力保证是开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石。对于机械类专业来说,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的投入成本较高,在近年来机械制造业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下,许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实际效能停滞不前,这就严重影响了职业教学改革的进程,无法在企业的生产环境下进行理实教学,那就只能采用模拟教学环境,在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提供合适的教学设施,如建立模拟实训室或模拟车间,通过环境的渲染,能使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转换,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3.2 教学内容的设置
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是开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必须适应于教学环境。对于本课程来说,师资配置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影响很大,我们采用实践应用经验丰富的高级实验指导老师作为主讲教师,根据其丰富的机械加工经验,将课程教学标准与教学环境相融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对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重点,并将其引入到切实可行的典型零件设计当中去,以充分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实施性。
3.3 教学环节的衔接
教学环节的恰当衔接有利于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逐步推进。在该课程实施过程中,时间有限,所有课程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故应对设置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课内与课外环节、基础与重点环节、理论与应用环节等,各个环节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比如通过阅读书本能掌握的知识、工艺文件的自我制订等内容,必须通过课外布置作业、自学等方式加以落实,以保证教学设施的有效利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应用为主。
3.4 教学质量的考核
教学质量的细化考核能有效的掌控课程教学实施。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只有细化考核目标,以此驱动教与做,将过程考核贯穿整个教学实施中,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门课程在教学具体实施中,都将职业素养考核、职业技能水平考核带入到每一节课、每一个典型零件、每一个操作项目当中去,这要求指导老师必须提前完整而详实的计划好教学进程、划分好考核目标、制订好考核细则。在教学现场、在学生面前给定考核成绩,通过循序渐进的严格要求,能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4 结束语
《典型零件的普通加工》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为我院工科专业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每个学校普遍面临的困难。总而言之,只有就米下锅,根据现有条件,充分挖掘潜在条件,在硬件条件不能一步到位的基础上,必须从软件上着力,即从现场实施上想办法找路子,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以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