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探析

作者:刘天瑞 字数:2493  点击:

摘 要:随着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由单一的知识要求向综合素质转变,学校的发展由封闭向开放性转变,学生也由原先的知识学习向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行政式管理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关键词:学生管理;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1社会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校学生的要求已经由单一的知识要求向知识、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转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灵活的运用环境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这样的要求向学校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学校的教师中心课堂,向学校的知识记忆评价模式提出了挑战,学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建立不仅仅是保证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学生生活学习的安全性,让学生在管理中处于静的状态,而是要积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校组织活动的多样性和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转变。

1.2 高校自身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的挑战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由传统的封闭办学向开放式办学转变,大学城的建立,大学资源的共享,大学与企业合作模式的开展,使得学校的学生管理由单一的学校生活学习向社会转变,由教学管理、学校生活管理向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综合管理转变。同时,高校就业也由国家统一分配向学生自主择业转变,这就要求学校学生管理要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由要求学生被动的遵守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1.3 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的挑战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在知识诉求方面也呈现出多元性,,他们不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对不同专业的知识也产生较大的兴趣,不仅要求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求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学习生活的丰富性,而且要求学校课余生活的丰富性,要求学校能够提供广泛的活动形式,这也为高校的学生管理提出了要求。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加,参与活动形式丰富,参与范围的扩展不仅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人员、资金和场地支持,而且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进行指导和监督,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2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构建的有效建议

2.1 树立“以人为本,学生为先”的管理理念

在建构主义和后现代发展观的不断引导下,不同的学生管理观出现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中。尽管这些新的管理理念在观点上存在不同的差异,但在当今时代下都突出一个共性的特征,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思想,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的是管理机制的建立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合理的基本需求,包括学生对图书资料、网络资料、教室的设施配置、宿舍的布局和安排,社会实践的支持等。同时,强调学生管理工作要尊重学生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包括课堂的开展更加突出师生的交流和学生间的互动,在教育的评价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生干部的选择、学生的活动开展都有学生自己组织等等。同时,在学校的发展和学校设施的配置方面也加入学生代表的参与,让学生为自己的服务做主,让学生管理更加体现学生的需求,更加促进学生的发展。

2.2 建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体制的建立是约束学生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对学生形成教育,因此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要以教育为根本宗旨。传统的学生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迫使人们按照社会规范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行事。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将学生看做被管理的客体,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要将教育寓于管理之中,在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体现教育精神,注重思想品德素质的养成,从而使管理更具有教育的功能。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建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管理模式,将管理育人的理念深深的渗透在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宿舍生活、社团生活、学校活动的组织、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等各个方面,以此达到用道德品质塑造人,引导人和规范人的目的,以此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水平和高内涵的现代化新人。

2.3 建立“正负奖励结合,精神奖励为先”的激励机制

学生工作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那就离不开激励机制。在激励机制的建设过程中,笔者提出要坚持“正负奖励结合,精神奖励为先”。

正激励指的是对为组织作出贡献,在班级活动或者社团活动中作出贡献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奖励,一方面是对学生工作的肯定,满足学生不同程度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参与工作;负激励指的是对违背组织原则,做出违背学校纪律和危害其他学生的行为予以惩罚,惩罚的目标是促使学生减少危害行为,逐渐改变不良的习惯,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实行以正向激励为主,以负向激励为辅的激励方法。物质奖励是目前高校主要的激励方式,这种激励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发挥着最直接的导向作用。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特征,单一的物质奖励方法不仅不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心理诉求,也不能满足学生所有的诉求。因此,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要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诉求,激发所有学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来自社会要求、高校自身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的挑战,要求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全面的服务。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学生为先”的管理理念,建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管理模式以及建立“正负奖励结合,精神奖励为先”的激励

机制。

参考文献

[1]郑晓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

[2]昌兵.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李勃.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89-92.


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研析
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建设研究
浅谈信息数字化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影响
高校应对大学生校外租房的法律风险防范
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职业理想的正确树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谈如何发挥艺术类教师在高校工会中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调查
五年制专科学校学生推优入党机制探索
谈高校校园艺术活动策划的目标定位
高校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简析
高校足球教学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究
浅谈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