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以艺术教育培养中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校本行动研究

作者:陈方浩 字数:3594  点击:

[摘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属于德育范畴,侧重于理性,对学生价值观、意志、信念产生影响,它是国家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中学生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艺术教育手段可有效实现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塑造。文章从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关性出发,并简要论述相关策略与具体实践,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学者以参考。

[关键词]艺术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

引  言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直觉而非理性意志的净化活动。艺术教育有其本身独特的教育性质和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它对中学生审美趣味、个人情感、性格、气质,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一种情感教育,艺术的美陶冶情操,可触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感染净化,可使人变得高尚,唤起人的同情心、忠诚、爱和温柔等善良情感。这种情感会在人的行动中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对提升人的素养、发展智力、全面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艺术教育与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相通的基本原理

(一)艺术教育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本源都是真善美

真即善,美即善,善是美的灵魂,艺术的美本质上必然是善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身就是对人的心灵的美育。艺术教育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在育人的目标和任务上都有相通之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真善美的人格。

(二)艺术是思想品德纯洁的强大源泉

艺术审美的愉悦和政治思想品德判断所引起的愉悦是相通的,艺术审美的判断也有可能成为一种政治思想判断的审美观。因为人在体验、感受、判断艺术美时,不仅需要艺术美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善的观念引领,艺术美与善的协调一致会增加美感,艺术美与善一致时才能增加对艺术美的感受和体验。艺术美是一种美善真的综合感悟和判断,是精神愉悦和生理快感的复合体,不只是单单的体验,思想品德上无缺陷的艺术更容易唤起我们的情感反应,艺术审美的价值也会相应得到增强,因为艺术美需要善来增强美感。

(三)艺术教育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其相通的心理结构

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包括知情意行这几个要素,而艺术教育也是对美的感知、情感理解和评价组合而成的感受、体验和领悟。在艺术教育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构活动中,感受认知、情感体验、理解助力三个阶段都有重合和交叉之处。

(四)艺术教育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存在密切的融洽关系

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形象化教育、情感教育、愉悦性教育等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在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功能,是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徐丽森2005),同时,艺术教育触动人的灵魂的因素,艺术能够带给人愉悦向往,对艺术美的追求发自内心本能主动。它们两者互相促进,艺术教育是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感受艺术的美,使学生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决定艺术教育的方向,具有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影响作用。

二、以艺术教育促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办学模式理论探索构建

以艺启德,以美育德,通过艺术教育的情感为切入口,在学生感受艺术美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纳艺术专业教育中所含有的价值观、世界观,使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适合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要求,与其一致。增加艺术教育美的感受,艺术教育所培养出来良好的心情、意志、开朗性格、坚毅的精神等反过来促进艺术教育进一步提升,这样学生就会在获得艺术教育的美的愉悦感受的同时获得政治思想品德的体验,从而起到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化作用,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由外向内的单一灌输理性说教模式转化为由内向外的情感感受培育途径,不仅能够改变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枯燥、死板的固化认识,使学生重新定位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从而从内心深处真正渴求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并将其设定为自我成长的重要标志,从而更主动、更积极地投身于思想道德学习实践活动中。这样,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从外在输入灌输,通过艺术审美欣赏的情感唤醒与政治思想品德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更易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的内化,而且艺术教育更具有方向性,可谓一举多得。

在学校办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模式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添加艺术元素,以艺术的形式开展各项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营造政治思想品德的艺术校园文化宣传氛围,新时代政治思想教育增添艺术形式,学科教学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等;另一方面,学校艺术教育中渗透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从艺术教育中提取,挖掘总结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三、艺术教育与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相融合的办学实践

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艺术元素,以艺术的内容形式开展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吸引师生注意力,使其更容易被接受,更易内化成自身的政治思想观念,更加符合教育和成长规律,教育成效更加明显,形成潜移默化的由内向外的学生思想品格教育途径,丰富以往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说教,摒除灌输的单一教育的培养模式。

(一)营造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校园艺术宣传氛围

通过说唱书画、广播、活动、图画会、音乐会等形式宣传各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涉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等政治思想教育内容,具体如:学校的广播站每天播放《24字核心价值观》和《我和我的祖国》等反映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歌曲;学校宣传栏收集师生有关书画作品,开展垃圾分类、创文明城市、扫黄打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全和防疫工作、廉洁教育进校园、普法学习等宣传教育活动;师生在学校围墙手工开展涂鸦绘墙画活动,展示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和建党、抗疫精神的手绘画图。

(二)以多种艺术形式辅助开展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开展十八大以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孙中山诞辰200周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学习贯彻十八大,十九大历届全会和二十大全会精神以及各种革命精神教育活动;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疫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红船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教育学习活动,增进其学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效果。

学校党总支组织艺术教师编写革命歌曲大家唱,通过对革命歌曲以及对其歌产生的背景和内容的介绍,增强学生革命情感的引导教育。

(三)发挥艺术社团的教育宣传功能

可通过组建学生艺术社团,以学生为带头,组织并号召全校同学参加升旗仪式、班会校会、艺术节和街道的各种防疫、垃圾分类、创文等文艺宣传教育活动。学生在各项活动起到组织、领导的带头引领作用,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成为推动其自身以及学校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极大地发挥了其自身的聪明才智,智力、身体都得到了充分锻炼,并从学校活动范围扩大到社会层面,历经丰富的社会实践,获得真切的经验,可使其思想道德认识有效提升。

四、各种艺术教育活动与德育课内外活动结合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艺术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美术生参加为期一周的写生,美术生和音乐生参加高校的毕业生汇演,元旦前后组织开展艺术节活动,寒暑假让学生家长自发组织参加社会艺术培训等。

五、以艺术的形式开展文化学科内容

艺术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从而渗透政治思想品格教育内容,使学科教学内容和思品渗透更加有效,更易内化。例如,以音乐鉴赏课《京剧就那么简单》为例,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语文课通过学生演绎鉴赏话剧《雷雨》,分析主要人物的行为、说话、性格、价值观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启示学生要从善如流、关爱家人,做一名道德高尚的新时代青少年。

结束语

艺术的本质是直觉而非理性意志净化活动,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本质是理性和意志的活动,艺术具有培养德性的作用,以艺育德,以德促艺,艺术给人审美,审美又给人灵魂和道德的唤醒。

本文系课题“以艺术教育培养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校本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221438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曾笑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激励艺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9(09):202-203.

[2]姜瑶.乐教思想对发挥现代艺术道德教化作用的启迪[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57-59.

[3]刘晶莹.引动与激发: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导入艺术有效性探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34(05):159-161.

[4]董树雄.中学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文化教育的关系[J].考试周刊,2014(68):168.

[5]张雪.夸美纽斯的教学艺术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借鉴作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02):232-233+239.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策略
以自身之所见谈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自我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问题及发展途径探讨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中的价值研究
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士官学员的自我效能感,缓解学习倦怠
英语演讲教学在英语导游培养中的运用
论信息条件下图书馆员素质的培养
论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中国梦”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论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