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联系现实学历史,架起历史和现实的桥梁

作者:杨琼珍 字数:2408  点击:

摘要:联系现实学历史,是指导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只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一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百利而无一害。

关键词:历史;现实;电气时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6-0241-01

“教历史太简单了,三步搞定:一勾二背三作业。”我以前没有教学历史的经验,更没有教学初三历史的经验。接受任务前,多年前曾教过历史的老师热心地给我传授了这个的“秘诀”。但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这“秘诀”只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是绝对行不通的!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连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都调动不起来,连起码的课堂教学目标都难以达成,哪还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啊!看来只有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探寻到这个学科的教学“秘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在众多的方法中,我认为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现实作为切入口或突破口,既能降低教学难度,又能提高学生兴趣,还能学以致用。

现在,我就以教学《人类迈人电气时代》一课得到的启迪来具体说明: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讲了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课看似内容不多,但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这一课之前,我反复研究了教材,不仅确定了以“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为重点,以“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为教学难点。还确定了以“联系现实学历史”为主的教学方法。现摘录几个片断加以验证。

片断一:“联系现实学历史”在新课的导入环节的运用。

农村孩子多是留守儿童,与父母在一起那是盼年盼月的事,心中的思念与牵挂自不必说。我紧紧抓住这一点,设计了本节的导入:孩子们,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们想他们了怎么办?(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打电话”)放了寒暑假你们想和他们在一起,又怎么办?你们选择过哪些交通工具?(有说坐汽车、火车的,也有说飞机的)。简简单单的问题,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我趁热打铁追问:电话、汽车、飞机这些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又是怎样发明的?通过这样的导人,巧妙地引出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现实生活关系有了感性上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片断二:“联系现实学历史”在突出教学重点部分的运用。

如,“电力的广泛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为化解重点,我让学生结合所学物理知识了解电能的优点,同时设问,让学生“想象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有哪些巨大变化”。这样,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这个重点。接着,我又以“七嘴八舌”话电器的方式,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电器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

再如,“汽车与飞机的问世”也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教学时,我结合正在进行的“2016苏州国际汽车博览会”,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为前来参观的客人介绍“奔驰”这款名车,比赛哪个组推出的代表介绍得最好。学生立即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展开热烈讨论,比如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介绍,怎样进行语言表达等。最终,学生从发明时间、发明者、国别、使用的动力、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等进行了介绍。这样的设计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了看似枯燥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习本课,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还应让学生感受成果背后的艰辛。于是,我又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从而深刻体会科学家具备的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效果。

片断三:“联系现实学历史”在突破教学难点部分的运用。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了。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不利于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于是,我又联系实际,以汽车的发明为例,为学生设计了正反两个问题“汽车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汽车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利”。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各组分别推出能言善辩的同学作代表展开辩论。学生们激烈辩论新科技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与弊,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全面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最终得出结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如何趋利避害,需要我们人类头脑去理性驾驭。这样,把历史和现实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认识到了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学习历史是有所值有所用的。这样,既可推动学生主动深入思考,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用课堂架起历史和现实的桥梁”是教学历史学科的重要方法之一。这是我在实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课教学后最大最深的体会。当然,这也是其他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无论哪个学科,只要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一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我想,这种能让学生享一举而多得之事,作为教师又何乐而不多为呢?


关于网络就医现存问题的调查研究
对我国医保基金结余现状的思考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试论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
浅析信用证支付呈现的风险及规避措施
文书工作与文书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名人姓名遭商标抢注的司法现状分析
试析清末民初北京话的合音和减音现象
十八大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现状、背景、展望
5S现场管理法在高校公寓管理中的运用初探
浅谈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解决方略
以微信为主的现代通讯对提升高校档案服务力的探讨
浅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方法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对策
论儒家“德”文化在匾额中的显现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